作为一名已经在日本学习多年并成功毕业的学长,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日本留学的一些经验和心得。这些年来,帮助了很多同学解决在留学路上的疑问,希望我的分享对你们有所帮助。无论你是目标东京大学,还是其他学校,我都将尽量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1. 留学途径
去日本的留学方式主要有三种,学长我就简单梳理一下。首先,如果你想考研,确实需要有很好的日语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你将面临与日本学生的激烈竞争。其次是研究生转修士,这种情况下的日语要求也很高,准备充分是关键。最后,还有一些英文授课的项目,这类项目要求你的GPA和英语成绩较好,像我当时申请的教授,要求的GPA是3.4/4.0,难度不可小觑哦。
2. 研究生阶段
在日本,大部分大学都设置了研究生(Research Student)这个阶段,成为研究生后可以先旁听半年课程,然后通过外国人特别选考进入修士阶段。要注意,教授对申请者的本科院校要求严格,尤其是985高校的学生更容易被选上。不过,如果你在其他方面表现特别优秀,依然有机会打破这个限制。
3. 学费与经济预算
关于学费,不同学校和专业差异较大,建议大家提前了解。一般情况下,公立大学的学费相对较低,私立高一些,但整体上并不算过于昂贵。此外,提前做好经济预算,避免后期过于压力也是明智之选。
4. 奖学金申请
在日本,奖学金的发放权通常在教授手中,因此这方面可以尝试与教授沟通。不同类型的奖学金各有不同的申请条件,有些需要提交额外材料,有些则相对简单。不过,了解清楚各个奖学金的要求,将更有利于申请成功。我在申请时,主动与教授沟通获得了不少指导,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5. 入学时间
对于入学时间,通常是在10月或者4月入学。我2017年10月入学,2018年1月参加选考。在这个过程中,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复习计划,是成功的关键。
以上就是我这几年的一些留学经验和见解。这条路虽然艰辛,但也充满了希望和挑战。如果大家有其他的问题,欢迎随时追问!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顺利找到自己的方向,取得理想的成绩!
前途不错
关注 已关注
最近,很多同学都在关注读博这条路。作为过来人,我也曾为此心烦意乱,今天就想聊聊在日本名校的学习和生活体验。
名校的吸引力
说到我们学校的学术环境,的确值得一提。无论是医学、理学,还是工学,整体上都保持着相对较高的标准。以化学和医学为例,这些领域的实力在国内都名列前茅。
当然,外国语及文学等专业的情况则复杂得多,想了解这些的朋友可以查查著名校友,往往会发现他们中的不少是在文学界颇有建树的人物。
学校排名的隐忧
至于学校的档次,常识告诉我们国公立大学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成绩排名通常在前三。而在私立学校中,表现良好的也不少。可面对东大或京大这样的一流大学,压力确实不小,尤其在求职和实习时,这种感觉更为明显。
学习和研究的真实水平
说回学术水平。对于博士生的情况,我没有深入了解,但对于硕士来说,社科领域的学生蛮多的。虽然日本的学生普遍很努力,能否脱颖而出还是看个人的能力和机遇。而有些同学在学术上取得了突破,他们的成功也让我看到了希望。
要说我见证的那些名校中的社科硕士生,学术能力各有高低。在这里,东大和京大的理工科生也并不是所有都表现出色。
选择导师的重要性
如果你打算继续深造,选择一个合适的导师非常关键。无论文科还是理科,导师的研究方向对你的未来会产生直接影响。就我自己而言,入校俩天后,我跟一些教授交流过,表达了对转校读博的想法。他们也告诉我,未来的研究走向还是需要听从博导的建议。
在申请博士的时候,大家都会看到专业老师的态度。有两条常见的路径:第一,紧跟你自己的导师;第二,借用导师的影响力去找其他推荐。这里面有一个小秘密,大多数和自己导师“铁”的学生,研究方向往往也是类似的。有时候,虽然我很仰慕我的老师,但他的研究领域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偏了不少,令我感觉十分陌生。
如果你不想在学业上持续徘徊,那么保持勤奋是必不可少的。这位学长的忠告是:在找工作时,导师的影响并不如学校的名气和个人的努力来得重要。显然,前辈们的经验和学校的整体声誉会起到更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给我一次再选择的机会,我会不犹豫地朝着隔壁的京大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