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东京留学,很多学弟学妹可能只知道一些大名鼎鼎的大学,或是觉得去日本非得把日语练到母语水平才行。其实,像立教大学这样有着深厚历史背景和独特教学理念的学校,完全可以为你开启一条不一样的留学之路。今天学长想聊聊这所兼具传统与创新的综合大学,帮你更清楚地把握留学选择的门道。
1. 来自幕末的教育热情
立教大学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874年,当时美国圣公会的主教威廉斯在筑地创办了“立教学校”。那时候日本对基督教布教有限制,但他凭借“为神与国家”的信念,开始教授英语和圣经内容。一说到这,很多人会问——日语零基础还能申请吗?别急,立教历史上一直鼓励各种背景的学生,甚至1949年开设了日本第一个夜间部,为打工族提供深造机会。
现在,立教已发展成拥有10个学部、14个研究科的综合大学,吸引了两万多学生。2023年在亚洲大学排名中进入了前100,这种实力是经得起考验的。
2. 跨学科+实践,学到的不止书本
你会担心学到的东西和实际工作脱节吗?立教的教育模式或许能给你信心。比如2017年设立的国际人文学部(GIS),全部用英语授课,日留学生比例基本均衡,营造了真正的“无国界课堂”。学科合成了比较文化、国际关系和数据科学,培养你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经管系也有独到的课程设计,连续十年跻身日本商科前三。重点是“Live Case Study”,企业高管直接参与课程,学生一个学期完整操盘市场调查到商业方案。学长有个同学当时参加了这个项目,后来顺利进了外企,实践经验真心提升竞争力。甚至还有学生带头运营的“社区型共享办公空间”,拿到了经济产业省的创新补助金,走在社会服务前沿。
社会学研究院则把理论带入社区,免费心理咨询站就在池袋站附近,开发的压力评估APP下载量破50万。学习不再是书房里的孤独,而是和社会紧密相连。
3. 古建筑和文化氛围,气场不一般
立教的池袋校区有个很明显的标志——“莫里斯馆”,这座哥特式红砖建筑是英国建筑师Vories设计的,也被认定为东京的历史景观。学长去过那里,走进这座建筑,能感受到历史和现代的碰撞。
校园里还有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和稀有的莎士比亚文献库,现代美术馆也常常有展览。课余生活丰富——逾150个社团里,“国际辩论会”和“社会创新研讨”相当火爆。秋天的“立教祭”可是东京大事件,吸引了十万以上的人潮。新座校区侧重旅游和社区福祉,设施先进,学生和地方有很好的合作。
4. 国际交流多元,未来门路宽
立教跟全球327所高校合作,像加州大学伯克利、伦敦政经等名校都有交换项目。每个学生都得完成至少一个海外项目,选项挺丰富:联合国难民署的社区建设,微软总部的IT实习,牛津大学的短期深造,多样得令人心动。
这些经历完全提升了毕业生的竞争力。2023届毕业生中,12%进入国际机构,39%进了外资企业。可见,立教的教育成果与就业紧密挂钩。
同时,学校推动“智慧人文”改革,所有理学专业必须修“技术伦理”,还成立了SDGs研究中心,聚焦环境金融、包容设计。更有趣的是,立教和IBM合作开发自然语言技术,解析江户时代浮世绘的标签内容,文理融合做出了新尝试。
学长觉得,走近立教大学,你能感受到的是一种重视思想点燃、注重实践回馈社会的教育态度。150多年来,这股精神没有变,等待像你一样有想法的留学生去体验。别担心语言没打好底子,或是害怕被名校“卡住”,你真正需要的是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如果对留学规划有疑问,或者想了解更多这类学校,可以随时找我。迷茫时,多聊聊,学长陪你慢慢摸索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