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踏上日本留学之路,很多学弟学妹最大的担忧之一就是地震真正来了该咋办?毕竟,咱们很多人生长环境里没经历过这种频繁震动的大地动荡。在夏季这些自然灾害多发的时期,提前了解防震知识,做好准备,才能让自己多一份安全感,少一份慌乱。留学学长这就给大家聊聊地震防范的那些事儿,从震级认识、准备物品到关键应对策略,希望你看完能心里有底。
1. 日本地震震级怎么分
咱们先来讲讲日本独有的“地震强度”标准,跟国外常说的里氏震级不太一样。日本的地震强度范围从0到7级,中间还细分出“强”和“弱”,总共有10个级别。0~4级这类轻微震动,基本就是晃一晃,过后大家照常生活没啥影响。到了5级以上,公共场所会有预警,地铁、公交会紧急停运,这时最重要是冷静别慌,听指挥做应急措施。学长记得我一个同学当时遇到5强的地震,没人慌乱,按照规则蹲桌下,完好无损。
2. 日常准备别掉以轻心
防范意识不是吓唬人,而是日积月累的自我保护功夫。刚注册住址时,很多人都会拿到辖区发的“外国人防灾手册”,多语言版本,精简实用,强烈推荐大家认真翻翻。同时,你要在平常熟悉自己周边环境,知道最近的避难点在哪,提前将个人信息在大使馆登记,常用的紧急联络电话也要背下来。和邻居或者同学多交流,紧张气氛也会缓解不少。
准备一个靠谱的地震避难包是关键,里面包括3升饮用水、方便食品(方便面、压缩饼干啥的),急救包、手电筒、救生哨子甚至现金都不能少。大点的donki或者亚马逊上搜索“防災グッズ”挺方便。学长自己当时就是靠这包顺利度过了几次余震,真不是摆设。
3. 摇晃时怎么保护自己
地震来袭最重要的就是保命。别想着抢东西或者很快跑到室外,摇晃没停就冒险容易出事。留在室内时,蹲桌子下面或者靠墙角,远离窗户和易碎品。震动停止后有条件的话,记得关煤气和电源,别乱动开关和明火。逃生时穿鞋,轻装慢行,别踩断电线或者靠近危险区域。
如果在商业区或高楼附近,注意头顶广告牌和玻璃掉落,能用包包等物遮挡最好。开车的学弟们地震时把车靠左停好,放着钥匙别慌。坐电梯直接按全部楼层键灭,停住后再出来,别硬挤电梯门。公共交通上,保持低重心,别激烈晃动,听司机安排。海边、山上更要提防海啸和落石,务必迅速撤离高处。
4. 震后行动和避难指南
地震结束不意味着结束。等待震动静止后,评估环境安全再决定是不是去避难所。日本各地市町都有专门的避难点,地址和电话都会写在你拿到的市民手册里,还能靠手机app“全国避難所ガイド”查到位置和容纳情况。若建筑物有倒塌隐患、周围有水灾火灾等次生灾害迹象,优先考虑去避难。
避难包要带上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和证件,准备好充足水和食物。遇到大型灾害时能连上免费的“00000JAPAN” WiFi,便于联系家人和救援部门。
5. 其他自然灾害的注意点
别以为日本只有地震,台风、洪水、泥石流、龙卷风这些灾害也得提前知道防护措施。台风时固定家具、关好门窗,雨特别大的时候别贸然外出。泥石流发生时地面会有裂缝或浑浊河水,尽快撤离到安全高地。下雪天路滑,别骑车,换好轮胎。雷电时尽量别在户外站树下,车内安全。
6. 关键日语救援用语学起来
语言不通可别慌,学几个简易短句有备无患:
“助けてください”(救命!)
“救急車を呼んでください”(请叫救护车)
“ここに私の家族はいますか?”(我的家人在这里吗?)
还有“我会说中文/英语的人吗?”用日语发问,方便你争取外语帮助。
想提醒大家,地震频率高的国家,心里没底很正常。多了解信息,多准备装备,遇到情况时保持镇定,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证自身安全。迷茫时多问问身边学长学姐,或者联系[蔚蓝留学]等靠谱机构,咱们都在这条路上陪着大家。保重,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