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7月7日,日本大街小巷都会挂满彩色的短册,还有千纸鹤、各种七夕装饰品。大家写下心愿,希望借着那个传说中的星星,让自己的愿望飞翔天际。你可能听说七夕是源自中国的“乞巧奠”,但其实日本也有自己独特的故事和习俗。作为一个在日本留学过多年的学长,今天就来跟你聊聊,七夕节里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门道。
1. 七夕的来头可不简单
七夕最早起源于中国的“乞巧奠”,这是个让织女星和牵牛星一年一会的浪漫传说。织女是天上的织布女神,牵牛是地上的牛郎,他们只在7月7日这天能横穿银河相见。
中国的姑娘们在这天会拜织女,祈求针线活变得更巧手,还会观察蜘蛛网来占卜手艺好坏。这个求巧技的习俗就是“乞巧”的意思。
不过,日本七夕的故事也很本地化。《古事记》《日本书纪》里提到的“棚机津女”,就是负责为神灵织布的神女,据说她会在7月7日这天织好神衣,于是七夕节慢慢成为跟织布和祈愿连接在一起的日子。
平安时代,宫中还有“糸切り”的仪式,江户时代更是普及到民间,大家开始用竹枝挂上五彩短册写心愿。这样一传承下来,就成了现在日本那个大家都熟悉的七夕习俗。
2. 五彩短册和竹叶背后的含义
你知道吗?七夕用的短册不是随便找的纸条,全国统一用五色纸——青、红、黄、白、黑,分别代表木、火、土、金、水五行,也对应不同的祝愿。
- 青色对应学业和健康,想考上好学校或者保持身体棒棒的可以挂这个。
- 红色代表恋爱和人缘,单身的学弟学妹不妨试试。
- 黄色是招财和商业繁荣,学长有个朋友就在生意上挂了很多黄牌,心情还真不错。
- 白色则是家人平安和避灾用的颜色,最适合想给家人做美好祈愿的你。
- 黑色则用来祈求治病康复和化解厄运,说不定也能帮你扫掉考试焦虑。
至于竹叶,别小看它,笹叶生长快、生命力强,灵活摇曳的样子仿佛帮我们把愿望送到星星那里去。在古代,笹叶还被认为有驱邪避灾的力量,所以总好端端地挂在家门口帮护佑一番。
3. 七夕赛场:热闹的地方谁家强
说到七夕节,那些地方的盛典绝对不能错过。像仙台的七夕祭,在8月初举办,被称作日本最大规模。那儿的七夕起源于江户初期,挂满了华美的装饰品,晚上还有灯光秀,简直美到爆。
还有平塚的七夕祭,关东地区闻名,靠着商店街早年开始搞七夕装饰吸引了大批游客。人们的心愿还会集结成“愿望石垣”,听说许多愿望都在这里实现了。
不远的中国地方也有盛大活动,比如安来,这里的七夕有“短册流し”这个独特的仪式,写好愿望的纸条会被轻轻投入河中,象征着把不好的事儿远远流走。
4. 七夕的味道 不只是视觉的享受
说起七夕怎么能不提美食?夏天吃饭讲究轻爽,日本人这时候最爱吃的就是“そうめん”,也就是细细长长的凉面。它细长的样子,被认为像织女织的丝线,既应景又开胃。
在不同地区,还能吃到专门为七夕准备的甜点。比如,冈山县有用星形做成的“七夕馒头”,里面甜甜的豆沙馅儿,让人吃了心情都好。京都的老字号和菓子铺还会卖星星形的羊羹和糖果,漂亮又有节日气氛。
5. 现代七夕的新玩法
现在的七夕不止是写写纸条挂挂竹叶那么简单。在学校里,娃们会有绘画短册,搞得热热闹闹。而年轻人也会在微博、Instagram上晒自己的七夕愿望,搞起了数字版“七夕”。
更有环保意识的朋友,开始用再生纸做短册,不砍竹子照样乐呵呵,学长觉得挺好,这样能让传统更长久。
七夕不仅是一个许愿的节日,更像个大家分享心愿、暖暖彼此心灵的时刻。每一片轻摇的竹叶都像在诉说着人与人之间不言而喻的牵挂。
如果你也对日本文化感兴趣,对留学日本有疑问,随时找我聊聊。迷茫的时候,交流一下,学长始终在这里,陪你一起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