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听说过进口到日本的货物要交关税和消费税,但到底咋算,什么产品要交多少税,弄得头大?我以前也糊涂过,后来总结了一些靠谱的经验,给大家聊聊日本关税和消费税的真实情况,帮你少踩坑。
1. 关税其实没那么可怕
先说关税,这个是根据商品的HS编码来算的。HS编码就是大家常说的海关编码,每个产品都有对应的税率。简单点说,关税 = 申报货值 × 税率。常见的电子产品、3C类基本没或极低关税,比如手机、电脑这些,大多是零关税,但要注意服装、真皮制品的关税就比较高,得多留意。
我一个同学做电器出口,就完全没什么关税负担;但我还有人做服装,遇到的税就比较坑,必须做好预算。
2. 消费税别忽视,零关税也得交
许多人容易忘了,还有个日本的消费税,是关税申报价格加上关税税额的10%,分成两部分:产品消费税和地方消费税。即使产品是零关税,消费税也不会免掉,货物进日本这10%是绕不过去的。可以这么理解:申报价格和关税税额加起来,统一乘以10%,就是该交的消费税总额。
之前有个坑是,有些人想通过填低申报价格来少交税,但现在日本海关更严格了。特别是发到亚马逊FBA仓库的时候,海关要你提供真实产品链接,要按实际价钱“逆算法”算关税和消费税,不能劣估了,骗不过去。如果寄到私人地址,海关一般按发票上申报的价算,当然也别心存侥幸,随时可能被查。
3. 别让税务迷雾挡住你的路
不少刚开始做日本市场的朋友,经常纠结“关税到底多高”,“产品会不会被扣住”。其实只要提前查清楚产品对应的HS编码和对应税率,再合理申报,完全能把复杂情况理清楚。我自己当初做货的时候,花时间弄清这些流程,后来操作顺畅了不少。
还有一点,找靠谱的清关代理或留学论坛比如蔚蓝留学中介学长了解清关细节,他们经验多,能帮你避免后来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别把想法都寄托在“零关税”上,多了解消费税细节更重要。
日本进货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折磨你懂价格、流程后,操作会变得顺手。有疑惑随时联系我或者论坛里的老学长,咱们一起把路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