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留学学长,曾经在重庆大学攻读机械工程。虽然在GPA上并不出众,但这并未阻止我追逐留学梦想。我毕业后工作两年,最终选择辞职,来到日本学习。语言学校的日子让我逐步适应这里的生活,最终我申请了东北大学、九州大学和东工等学校,并成功被东北大学和九州大学录取。
1. 东北大学的申请秘诀
东北大学的申请过程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这里的强内诺制度意味着,若教授不愿接收你,就不能进入考试环节。因此,找到合适的教授至关重要。我建议大家在申请前仔细阅读教授的近期论文,了解他们的研究方向,这样才能在发邮件时显得更具针对性。
在申请过程中,邮件的回应速度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及时收到回复,不妨耐心等待,同时也可以尝试联系其他教授。在6个月的准备时间中,我重点学习了日语和托业,并在此期间复习了基本专业知识。
2. 备考阶段的细节
在备考阶段,我将时间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 准备基础知识与日语:前期相对轻松,有时间适应新生活。
- 托业与知识巩固:前半年应尽量在年底之前完成托业,之后才有时间精力陡增。
- 刷题阶段:通过督促自己的努力,逐步提高自己的实际解题能力。
在刷题时,我使用了许多典型的数理书籍,将过去的面试问题与知识相结合,帮助自己打好基础。
3. 修考过程中的挑战
修考阶段是对我能力的重大考验。在此期间,我需同时应对多个科目的考试,时间管理显得极为重要。考场上没有计时工具,这为我带来了一些困扰,好在把握好了每个解题环节。
在面试环节,大多问题围绕个人选择、背景和未来规划展开。其实,面试占的比重相对较小,主要看重笔试的分数。
4. 九州大学的选择与体验
九州大学的申请相对简单,不需要提前联系教授。我从多个方面考虑,觉得这里的文化氛围和课程设置都适合我,因此将其作为保底校。在复习九大的过程中,我发现与东北大学的备考内容有许多相似,有助于我同时进行准备。
5. 忐忑与反转
回顾整个留学申请过程,虽然我可能在文字中表述得轻描淡写,但心里的忐忑情感实在难以忘怀。在九大的考试结束后,我一度怀疑自己是否能成功,但最终还是迈过了重重难关。
6. 收获与反思
虽然东北大学的强内诺政策让申请难度增大,但学校的氛围和资源很值得。这里的老师和同学都很友好,生活也很便利,适合我这样的留学生。
在这段旅程中,我也诞生了对未来科研道路的更多思考。希望能借我的经历给未来的留学生一些启示。感谢一路支持我的老师和同学们,也希望大家在留学路上不畏艰难,勇于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