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学弟学妹跟我说,听说东京湾岸那些贵价的豪华公寓里,越来越多中国家庭搬进去了。这些家庭的孩子,竟然开始席卷日本超难中学的录取名额,让不少家长问:日语没那么溜,非名校出身,能玩吗?
事实是,身边一位SAPIX的老师告诉我,越是成绩顶尖的α班,越能看到中国孩子越来越多的身影。你知道吗,开成、桜蔭、筑駒这些超级难进的名校,通过SAPIX考试的学生里,中国孩子的占比已经超过一成,部分校舍甚至更高!
1. 高分α班里的中文名字越来越多
这位老师说,他所教的校区里,严格讲,所有学生中只有不到10%有中国背景。但不要小看这数字,毕竟α班是各科目成绩最拔尖的校区,这里面中国学生的占比明显高于平均水平。他们多数家庭语言是中文,父母都是中国人,日常家庭里讲的是中文,理论上这会影响日语学业的进展,可选他们成绩都极其优秀。
为什么?其实原因很简单——是“家里的监管”,而非“天资异禀”。这帮孩子的父母对学业管理程度,和日本的“教育妈妈”们不相上下。大家都知道,日本补习班的作业量惊人,家长们往往得花费大量时间帮孩子检查、准备各种资料。对比来看,这些中国家长手段更“专业”,有的甚至用Excel表格追踪孩子的考试分数和做题进度。
2. 中国家长打“集体战”,信息共享成制胜关键
日本家庭多数有点像“单打独斗”,各自去啃难关。但这帮中国家长组成了微信群,几乎像开了后勤部,在群里共享考试资料、历年真题,讨论解题攻略,还互相监督作业完成情况。大家群策群力,互相补充演练心得,把备考节奏稳稳掌控在手里。
这就形成了密集且高效的“集体战”模式,运用信息互通,在减少无谓时间的同时,最大化复习效果。这套套路已经被磨得很精细,硬核冲刺经验不断被更新和传承,毫无浪费,直击“胜利要素”。
3. 超越语言壁垒,抓准“管控+配合”的牌
很多人会想“日语没那么好怎么办?”、“非日本出生孩子能行吗?”我想说,不能单凭语言限制自己,真正决定成败的是父母对孩子学习的跟进和规划。这些中国家庭展现给大家的,是不同于传统日式“教育妈妈”的另外一条路径:团队合作和资源共享。
你要是也想往日本的顶尖中学靠拢,学长建议别只看语言,更多要在家庭管理、规划上做文章。和家长们组起小圈子,交流学习资料,不断调整复习计划,这才是关键的“门道”。
我一个同学家的孩子,就是通过加入类似微信群,拿到不少历年题目和解题技巧,最终顺利考上了东京地区的一流名校。经历告诉我们,没法靠孤军奋战,团队才有力量。
如果你对东京湾岸的这些动向和教育方式感兴趣,或者想了解国内不同留学路线的现实状况,别犹豫,随时可以问我,留学学长一直在这给大家做支持!想了解专业留学方案的,同样可以找[蔚蓝留学]帮忙,有他们靠谱的咨询,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