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去日本留学,最怕啥?除了语言、签证材料,电话调查也常被学弟学妹们提到过。有的人一听到入管电话就紧张成一团,担心说错话导致申请被拒。留学学长想跟你聊聊这件事,帮你看清电话调查背后的套路,让你能心态稳稳当当地接下这“关键一通电话”。
1. 电话调查不是人人都有 你占哪个“高危”牌?
虽然电话调查听着挺吓人,但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经历。一般来说,像年龄稍大一些(30岁以上或毕业好几年的),学历背景有些“复杂”的,比如中专、职高、技校或者大学自考的申请者,被抽查的机率会升高。还有拒签史、日语不太行、或者户籍是福建、沈阳、大连这几个领区的同学也得多留意。
入管通常会在你递交资料后的2到3周内打电话过来,时间多是上午9点到下午5点。来电号码可能是日本本地、领区电话,甚至是看起来怪怪的“乱码”号,不要轻易挂断,避免小小疏忽带来大麻烦。
2. 调查内容大揭秘 你和担保人都得准备
电话调查不仅找你本人,还会问担保人和担保人的单位。学长见过不少案例,这时候材料一致性就非常关键。
针对申请人,主要问的是你的基本信息、最终学历、日语学习经历(什么时候开始学的,老师是谁,用的教材啥的),留学目标和动机(为什么选这所语言学校,想去哪个大学,学哪个专业),以及担保人情况(工作单位、职位、收入等)。有时还会简单让你用日语说几句话或翻译个词。
担保人压力也不小,入管会确认他的工作单位、职务,收入状况,准备留学费的存款明细,还有他对你情况的了解,比如生日、毕业学校、留学学校等。
更狠是有时会直接打到担保人公司人事或财务部门问询,确认员工身份和收入情况,所以担保人工作单位的信息一定要准确、真实。
3. 准备是王道 这些实用技巧帮你稳住阵脚
常有同学问:“材料都交了,电话怎么准备?”学长建议,先把你和担保人的所有申请材料对照检查,诸如户籍、工作单位全称、职位、收入、存款金额等细节要完全统一,不然入管一比对就容易露馅。
你对申请的学校也得了解透彻,知道学校名称、性质、地理位置,投入父母也要清楚这些信息,才能回答顺溜。
最好跟担保人一块模拟电话问答,问题涉及工作内容、家庭关系、留学计划,提前熟悉回答,这点帮我一个学长朋友减轻了很大压力,电话时反应更自然。
还有就是电话一定要能接通,尤其担保人单位的座机,建议务必有人熟悉基本情况能应答。别到关键时刻没人接,或者电话无人识别,反而引发怀疑。
4. 来电话了 别慌 这几个注意点帮你把握主动
接电话时保持礼貌,语气平和,别一紧张就话都结巴了。“您好”“谢谢”这样的礼貌用语加分不少。
说话内容一定要跟材料上写的一样,别发挥过头或者添加没提过的东西,避免给人“矛盾”印象。
如果没听清楚问题,不要自己乱猜,可以礼貌地说“抱歉,请您再说一遍”或“信号不是很好”,入管一般不会介意适当重复。
碰到日语交流,哪怕只会一点,也别慌张。慢慢说、给自己思考时间,不懂直接说自己日语水平有限,别硬撑。入管多半也懂大家日语能力参差不齐。
切记别在电话没挂断前去问旁人,话筒都是畅通的,让别人回答显得不靠谱,容易被怀疑材料造假。
5. 漏接电话别惊慌 这些应变方法学起来
有人因为落下电话吓得不行。其实漏接了,最好第一时间回拨解释,再联系留学中介或者领馆也行。不要逃避,一旦联系上越快越好。
碰见问到自己不确定的问题,千万别胡编乱造,诚实说明不太清楚,也比乱答挂 Liaison 专线好多了。
担保人不在单位,接电话的同事直接说明“外出办事”,同时留下手机号码,避免说“没这人”,这样会增加电话调查的可信度。
留学学长见得多了,电话调查其实是确认材料真实性的一个环节,不是让你考个试。只要你和担保人准备充分,材料真实,平静而诚恳回答,难关并没那么难。学长也建议,准备过程中多和家人沟通,模拟问答,减少紧张。当你接通电话的那一刻,就会多一分自信,少一分害怕。任何时候,要是感觉卡壳了,或者细节有问题,咱们[蔚蓝留学]都有经验丰富的顾问帮你理清头绪,电话调查没那么狠,咱们帮你破!
如果你对电话调查还有啥疑问,或者想聊聊留学申请的其他环节,学长随时在线支持,别忘了多问多了解,迷茫的时候,总有人帮你理清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