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学院考研到底要不要先拿教授内诺

赛苗苗 2025/08/29 10:21

发私信
关注文章已关注
0
0
0条评论
收藏

不少准备考日本大学院的学弟学妹们,第一个卡壳的就是“教授内诺到底必不必要?”这事儿放在心里老纠结,对不对?我这个留学学长见过太多案例,几乎可以跟你说,不管是博士前期还是后期课程,没有教授的默许,想进研究型大学院基本是碰壁。

1. 为什么教授内诺那么关键

简单说,日本大学院挺不一样,重研究就得找对指路人,也就是你的指导教授。教授不像普通老师,手头有自己的研究项目和课题,他得确认你这人合适,愿意指导你。内诺其实就是教授先点头承认你有研究潜力,愿意带你干活。

从三个角度来说:一是研究主题匹配。举例来说,比如你想搞“日本近代文学的某个问题”,教授会看你提案和他研究方向对不对盘,若不对,内诺没着落。二是资源考量。实验室地方有限,仪器、经费都是教授管着,招也得量力而行。三是选拔机制合理化。很多学校选人就是看文件+面试,但得到教授认可的,面试说不定能加分,文件审核时也更“通融”。所以没有内诺,凉凉的概率大多了。

2. 哪些学校必须拿内诺,哪些有点例外

大多数国公立名校,比如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这些老牌研究型大学,教授的内诺是门票基本标配。博士后期课程更别说了,没有教授允诺,连提交材料的资格都没有。就连给外国学生开的全英文国际项目(例如东大PEAK、京大iUP)也高度推荐先联系教授拿内诺,内诺到手成功率才蹭蹭往上走。

不过也不是铁板一块,有些大学院的专业型硕士(像MBA、法科大学院某些项目)是由招生委员会统一评价,个别没有硬性内诺要求,但即使如此,不跟教授打个招呼,照样吃亏,毕竟教授不爽了你也难受。

再就是自己学校内部升学,有些人大学本科时和教授关系不错,教授心里有数,就可以省掉正式内诺申请环节,但这得是特殊情况,不是零手续。

3. 想拿内诺具体咋办

选教授得先做功课,去学校官网找那个研究领域最契合你的教授,看看他的论文和项目,你得有个底。准备一封邮件,标题格式建议写“【内诺申请】〇〇学部 〇〇(你的名字)~研究分野~”,内容里得清楚写上你学过啥,研究经历和未来打算,给教授留下靠谱印象。

邮件发出去后,教授可能约你线上或面谈,你就得把研究计划讲清楚、应答专业问题。拿到教授肯定后,他会帮你写内诺书,你拿着内诺书去学校材料里一并提交。

这里留学学长提醒一句,别同时硬塞多位教授内诺,教授之间小圈子挺紧,撞车了信用就被打折扣。此外,研究计划书里别只是写你感兴趣,得突出你怎么和教授研究方向“绑”在一起,展现出合作研究的潜力。

4. 老师不给内诺,怎么办

内诺拿不到也别急,换教授的策略完全可以试试。有时候某个教授满了、或你方向切不到点,换个临近领域的教授去谈谈,有的教授还会帮介绍同行。还有路子是先当“研究生”——就是旁听生身份加入研究室,表现让教授看见你的实力后,再争取转成正式硕士或博士生。这招挺灵。

所以,碰壁并不是死胡同,方法多了去,灵活点,多跟教授沟通,找到合适路径,很可能改变局面。

学弟学妹们,攻读日院路上,教授内诺几乎是敲门砖。早点摸清目标教授研究内容,用心准备邮件和面试,别怕麻烦细节,这些都是敲开学术大门的钥匙。过程中遇到不顺,别急着放弃,多换几个牌组合试试,想问细节随时找我,留学学长在线助攻!难走的路咱们一起想办法。

此处了解更多关于日本大学院相关内容,您也可以了解关于日本留学找学长的其他内容,欢迎留言哦。

留学早知道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