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在日本经历了漫长就职期的留学学长,今天我想分享一些关于日本企业的求职经验。我的背景是东京大学修士,曾有后端开发和数据分析的实习经历,日语水平为N1。这些经验是我在选择和评价日企时的重要参考。
选择日企的原因
由于疫情影响,我的硕士课程基本上都是在国内完成的。因此,我在刚毕业的时候就准备进入日本职场,虽然之前我一直在一个二次元大厂从事数据分析的工作。受到这种经历的影响,我自然希望能在一个相对安全的日企找到合适的岗位。
求职准备的必要性
选择日企并不是没有道理,这是基于我对外企面试流程的了解,通常外企的面试轮次和时间都比较长,竞争也十分激烈。我在考虑自己的能力和日语方面的优势后,觉得在没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选择日企会更稳妥。
面试流程揭秘
通常,日企的面试流程是:先填写エントリーシート(申请表),接着进行网络测试,之后是几轮面试。网络测试对于外国人可能会有点不友好,尤其是语言部分,时间紧迫。另外,有些日企也会采用独特的网测形式,比如玉手箱和SPI。
网络测试的挑战
对于网络测试,我在测试时感受到的难度主要来自语言部分。尤其是阅读理解,问题的设计会让人迷茫。对于数学和非言语部分,虽然难度还算可接受,但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一定要提前练习。此外,还要警惕可能会出现的公司自编网测,像ef1g这类需要快速解题的类型,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刷掉。
エントリーシート的填写技巧
值得一提的是,エントリーシート(申请表)是日企很看重的环节。每个职位可能会要求填写不同内容,通常需要概括自己的志愿动机和对企业的理解。为了提高效率,建议一开始就做好文档记录,方便复用。
面试中的常见提问
面试过程中的问题多种多样,有些是标准化的问题,比如“选择这个行业的原因是什么?”以及“通过这份工作希望实现什么?”等。面对这些问题,提前做功课,尤其是了解公司文化和业务内容,会让你在面试官面前更加自信。
求职的二三事
经历过几轮求职后,我越来越明白,事先调查和准备是成功的关键。而对于那些高志愿的公司,参加公司说明会尤为重要。时常关注一些招聘网站,收集面试体验,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帮助。
总结与展望
最终,我选择了去チームラボ(TeamLab),虽然过程坎坷,但始终让我在不断失败中成长。日本的就职活动不仅是一次职业的选择,还是对自己能力的挑战。希望我的经验能为那些准备在日本求职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信在这条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机会,认真对待,成功自然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