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长解读九州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的秘密

锦鲤学长 2025/11/10 11:13

发私信
关注文章已关注
0
0
0条评论
收藏

学弟学妹们,考虑读九州大学的人文科学专业是不是觉得条条框框特复杂?尤其是各种“学府”“研究院”听着就像天书一样难懂。别急,学长今天帮你理理,让你知道九州大学是怎么安排人文学科的,哪里是你学术探索的好去处。

九州大学2000年首次推行了学府与研究院分离制度,也就是把研究教育和教职工的组织分开管理。这看似学术上的“大变革”,其实是为了让教学和研究能各自灵活运作,不再互相牵制。换句话说,教授们能更专注做研究,研究生也能更系统地学习,双方都不被不相关的组织架构拖累。

1. 学府和研究院啥区别?

简单点说,学府是专注大学院学生的教育,比如硕士、博士课程;研究院则是教授们所在的研究组织,里面有不同的研究小组和课题。举个例子,文学部的教授大部分属于人文科学研究院,但他们在研究生教学方面是人文科学府的老师。

更有意思的是,有些教授会跨两个学府或研究院工作,比如心理学、社会学专业的老师就属于人间环境学研究院,还担负着人间环境学府的教学。有位学长同学说,他当时选专业关心到考古,才发现考古学教授也兼职比较社会文化学府,能跨领域学习对他特别有帮助。

2. 专业设置不再死板,有三大核心

人文科学研究院设定了三个“政策”,打造学术特色和研究方向。

  • 确立人文科学作为“人类学”的地位:这意味着研究不仅是古文献或文化传统那么简单,而是围绕“人”展开,探索人的精神世界和价值。
  • 融合理论与实证:学术研究既讲究理论思考,也要求结合具体文本和历史资料,做到精准又有深度。
  • 推广国际合作与多元交流:多与亚洲、欧美高校和研究机构联手,推动跨文化交流和研究,让研究成果走向世界。

学长见过不少朋友曾担心日语不好或者研究范围太窄,但其实九州大学特别重视语言与文化的融合,甚至很多课程都会支持英语授课,关键是敢于跨学科去摸索。

3. 经典专业背后故事多

从哲学、历史,到语言文学,每个讲座都有独特追求。比如哲学讲座不只是钻研抽象理论,更关注伦理、美学和社会哲学等实用哲学;伦理学讲座不仅研究古希腊哲学,还覆盖现代伦理和应用领域,甚至中日伦理都有人研究,特别适合对东西方文化差异感兴趣的同学。

历代教授积累了超丰富的古文献资源,比如负责印度哲学的讲座研究超古老的梵文经典,而中国哲学讲座则融合传统与现代方法,出成果都被学界认可。

考古学讲座不断做田野调查,不光限于日本岛内,还和中国、蒙古等地合作发掘,每年都能参与实地工作,想动手实操的学弟学妹们别错过。

4. 研究组织严谨又灵活

这里有专门的“管理政策”,负责调整研究体制、推动教师休假制度、招聘优秀外国研究员等,就算是学术圈的“小打小闹”,也自有一套完善机制确保研究不打折。学长知道不少留学生因为支持系统到位,工作和生活都顺利多了。

图书馆的藏书也非常丰富,比如德国文学方面有号称“雪山文库”的珍贵收藏,连国外学者都会专门跑来查阅资料,不愧是学术宝库。

5. 学院鼓励多语言和国际视野

九州大学不仅重视日语,也鼓励英文、汉语等多种语言的学习。讲座经常举办国际研讨会,和海外专家交换观点。像人文科学研究院中的国际硕士项目,学员来自不同国家,大家共同探讨日本人文学科,气氛相当多元热烈。

学长身边一个同学就是靠这种环境快速提高语言能力,还拿到了很理想的研究职位。你想想,走进这样一个既传统又开放的研究环境,学习体验应该多自然、多充实。

迷茫期常有,挑专业时难免纠结,不明白这些专有名词别急,一步步了解你会发现,九州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把教学和研究打理得井井有条,环境也很支持留学生发展。

如果你对具体专业有疑问或者担心申请选校,别忘了多问问,学长随时准备帮你答疑。勇敢迈出第一步,就不会走错路。

此处了解更多关于九州大学人文科学相关内容,您也可以了解关于日本留学找学长的其他内容,欢迎留言哦。

留学早知道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