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学弟学妹在问,去日本留学,实验室怎么找?怎么申请才靠谱?其实,选实验室没你想的那么简单,也没那么难。学长今天跟大家聊聊,怎样提前准备、联系教授,避开坑,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实验室,让后续的研究和生活都顺利不少。
1. 研究兴趣先理清
找实验室,第一步就是弄明白自己到底想干啥。日本的研究室方向都挺细,有些专攻某个领域,有些注重实用技术。咱们留学生别光看学校热不热门,得看教授的研究内容是不是跟你兴趣契合。平时多花点时间翻翻教授发布的论文、实验室主页,甚至了解下实验室的团队风格。这样你发邮件给教授时,他能感受到你是真的有功课做过,而不只是盲目投递简历。
2. 邮件要讲究花功夫
找到目标实验室后,跟教授联系得“走心”。日本教授邮件收到一堆,你要脱颖而出,开头得简洁明了自我介绍,说明你学过哪些内容,为什么对他们实验室感兴趣,还有你打算什么时候去。附带上成绩单或简历没错,但别一口气把所有材料堆过去,可能会吓到对方。邮件态度一定要礼貌,不用假大空,真诚表达自己对研究的热情更打动人。我一个同学当时就是因为邮件写得简短靠谱,加上针对性强,教授很快就回复约了面试。
3. 面试准备不容忽视
别小看面试环节,有些实验室会线上或者现场考察你的专业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教授可能会问你以前做过什么项目,材料科学、电子工程或者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还有对某些实验技术的理解。我建议你整理好自己做过的研究经历,熟悉实验室近期的研究内容,最好能说出几句专业看法。面试时展现出自己的热情和好奇心,比冷冰冰背书本知识更招人喜欢。
4. 看看实验室日常适不适合你
日本实验室的氛围其实挺多样的,有的大家作息相对规律,晚上九点就能收工,有的则需要经常熬夜做实验。生活环境和语言交流也很重要,毕竟是生活中大半时间泡的地方。除了科研内容,学长建议要关注师兄师姐们的合作态度、实验室里大家用的主要语言、以及互动频率。机会够的话,最好能跟实验室成员简单聊聊,甚至实地看看,这样你心里有数,不至于进去后发现情况和想象差太远。
5. 资料准备要提前
申请时需要准备的东西不少,包括研究计划书、推荐信、成绩单这些。研究计划书不用写得特长篇大论,重点突出你的课题目标、研究方案和预期结果,显示你对研究方向有个清晰的构思。推荐信最好找真正了解你学术水平的老师写,内容真实具体别泛泛而谈。材料齐全且有条理,能帮你在教授心里加分不少,也避免了临时抱佛脚的慌乱。
6. 保持耐心不怕碰壁
教授回复不统一,时间长短不一,申请过程难免磕磕碰碰。哪怕被拒了,也别灰心,换个教授发邮件,适当调整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有时候转个弯就有意外收获。学长发现,主动出击、准备充分又态度诚恳,效果比单靠留学申请网站好多了。有朋友曾经同时联系五六个教授,最终挑中两个回复积极的,最后入选一家心仪作品。
总的来说,申请日本实验室,不能靠运气,也不是一味大海捞针。弄清研究方向、写好邮件、准备面试、关注团队氛围和资料敬业整理,耐心打磨自己的“牌”,成功找到合适实验室的几率就大幅提升。留学路上,你并不孤单,遇到问题、心里忐忑时,随时和学长多交流交流,咱们一起摸索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