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知县立大学的奇妙一课:关于人类发展的共生探索
去年夏天的校园开放日,我和几个闺蜜挤在爱知县立大学的人类发展学研究科展位前,手里拿着各种宣传资料,听着研究科长稻岛教授的介绍。阳光洒在他的头发上,他用一种和蔼却庄重的语气讲述着一个全新的学问——人类发展学。
教授笑着问我们:“孩子们,你们觉得人是如何成长和发展的?”我们面面相觑,谁也没先答话。他见状继续说道:“这是一个贯穿一生的过程,既有个人的成长,也包括我们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比如教育、福祉、医疗等各方面的相辅相成,这正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他说到这里,突然转而讲起了他的学生们。他提到,在这个研究科,你不用担心自己的前路是否会被某种学术墙拦住。为什么呢?因为这里的教授团队可谓多样得超乎想象。无论是教育学、心理学这样的传统领域,还是社会福祉学、经济学甚至法学,这些专家都会一同努力,帮助学生从更多方面理解人类发展。这时我的闺蜜忍不住低声对我说:“天呐,教授比学生还多!好奢侈的导师阵容。”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里还有一套特别体贴的制度。比如为社会人群提供夜间授课,还开设了长期开设课程,让那些已经在某些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士,比如教师或社工,在不放弃工作的情况下也能继续学习。如果你是家长,也不用担心,因为学校会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兼顾育儿或照顾亲人的学生。这样的贴心安排,真的让人感叹“共生社会”的精神。
更让我动心的是,稻岛教授特别提到,这里的学习不仅仅是在课堂中打转,而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异常紧密。像某些研究生课程中,还能攻读高级教员资格证书,或者成为临床发展心理师。这意味着,毕业时不仅可以满脑子装知识,而且还能减去考证的麻烦,直接拥有对接社会的“硬通货”。
说到这里,教授对我们摆了摆手:“这不是一个轻松的领域,但它也不是冰冷的理论堆砌,而是一个真正为人类关怀服务的地方。如果你们愿意,这里会是个适合发光发热的空间。”我望着他满是期待的眼神,心中突然升起一种想要去尝试的念头。
后来我想了很久,为什么人类发展学不仅关乎教育和社会福利,还能让不同学科的知识在这里对话,甚至影响到从孩子到老人的整个群体?答案或许就在稻岛教授反复提到的四个字——人的尊严。我们的未来,不仅仅在于技术和体系的精进,还在于永远不要忘记自己作为人的价值。
如果有一天,我也能站在那个展位前,和稻岛教授一样,用无数的故事去动员下一批学子来“探索成长”,那将会是多么奇妙又充实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