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学弟学妹问我,日本从2025年开始放宽经营管理签证政策,听说“零成本”创业移民时代来了,到底是不是真的?别急,作为在日多年的留学学长,我帮你理理思路,告诉你这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免得大家一头雾水跑偏了路。
1. 创业签证可不只有一条路
大家常听到的“经营管理签证”和“特定活动44号签证”,其实是两码事。简单说,44号签证是个创业准备期的“试水”签证,之后可以转成正式的经营管理签证。除此之外,还有几种相关的创业签证类型,咱们要先搞清楚适不适合自己,别光盯着“零投资、零门槛”那几个字眼就猛冲。
比如像特区里的6个月创业签证,你得先向地方政府提交创业计划,拿到“创业准备活动确认书”,才可能获得。4个月的短期签证不要求马上成立公司,但你得在这时间内办好一切,如果没有可靠的日本合作伙伴,操作起来真的是“分分钟爆肝”。
2. 44号签证的新优势到底有多大?
2025年最大的变化是,44号创业签证从原本限定特区,扩大到了全国范围开放。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不再硬性要求你500万日元投资,办公室也不必非得马上租下来,甚至不用同时雇两个全职员工,这大大降低了创业的“门槛”。
这对不少创业小白和资金有限的朋友来说,确实是条“福利”。不过这里要提醒,你拿到的44号签证最长能停留两年,但每6个月得更新一次,还要接受地方政府的月度检查。换言之,签证不是“观光”签证,必须认真推进你的创业计划,否则难保证续签。很多朋友以为“签证给了就自由”,结果发现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管理细节”和“考核门槛”。
3. 申请关键:拿到“创业准备活动确认书”不简单
这个确认书是敲门砖,地方政府看到你的计划书后,才愿意给你发。不光要计划有创新性,对日本产业发展有积极作用,还得保证在日本开展业务后的一年内,投资规模、公司规模要达标——换句话说,即使政策放宽,也得在未来某个时间点满足“有办公室”“有投资”这两个硬要求。
而且申请人得符合几点条件:有相关专业背景或工作经验的毕业生或创业者,或者即将在6个月内达到相关条件的,都才有可能入围。不是随便谁提交计划书就能通过那关。
4. 创业准备还得跟日本地方政府“打交道”
地方政府的角色很重要,它负责审核你的创业计划、监督你的筹备进展,还要定期检查你的活动,提供必要支持。各地资质不同,有些城市(比如东京涩谷区)已经启动相关签证方案,但不少城市还没获得国家认证,大家要关注自己目标城市的政策细节。别盲目申请,浪费时间和精力。
从现阶段看,虽然“全国放开”听起来爽,但不少地方还需要时间完善这套认证和支持机制。有熟悉政策的朋友也提醒,找专业的[蔚蓝留学]这类中介帮忙走流程,能省下不少坑,问题也少。
5. 学长的经验谈:做到心里有数,别幻想一夜成老板
我一个留学生朋友当时创业用的是44号签证,手头没多少资金,正好利用新政的优惠政策,但准备工作依然很扎实:做市场调研,和当地商会联系,时时刻刻收集反馈。整个过程不是“拿证就成功”,而是要持续“运营”和“优化”。
有些同学一听“零投资”就盲目冲去,不仅精神压力大,完成计划也容易遇阻,使得签证续签成问题。我的建议是,把这看成一段“预备期”,利用好政策宽松的窗口,争取让创业计划更成熟,自然过渡到经营管理签证。
迷茫的时候,多问问我或专业的中介,比如[蔚蓝留学],大家都是一路人。政策虽变,咱们还是靠真实的准备和努力赢得机遇。
有任何具体疑问,也欢迎私信留学学长,咱们互帮互助,别让政策信息成为你迈不过去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