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筑波大学的人文学类,很多同学第一反应就是“这专业到底学啥?”、“是不是很枯燥?”或者“毕业后好找工作吗?”别急,学长这就给你梳理清楚,这门学科到底怎么玩儿,比你想象的精彩多了。
筑波大学的学群,是指对本科生进行教育的一个大组织,里面包括多个学类,学类就是专门负责学生教育的部门。人文学类就专注于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和语言学这几个领域。
1. 这人文学类到底学啥?
简单说,筑波的人文学类不是随便翻翻书那么简单。学长有个朋友当时就是这专业的,他主修语言学,毕业论文本整整写了一个学期。你们想啊,哲学和历史这些看似抽象的东西,其实每天在我们生活中都有影子。学长觉得,学人文学就像练习看透表面现象,找到背后“看不见”的真理。可能有人觉得“人”是最熟悉的存在,但正因为太贴近了,想深入挖掘它,反倒比别的领域难多了。
2. 写毕业论文不是盖个章就完事
筑波大学的人文学类非常重视毕业论文。你不仅要学知识,更要体验学者是怎么研究的,从过去的研究者那里学方法、模仿思考,慢慢培养自己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学长当年也体验过这个过程,虽然辛苦,但你会发现自己头脑变得不一样了:能推理、能斗胆提出自己的答案,这种“知性”是无价的,帮你面对以后各种人生挑战。
3. 学的东西到底有什么用?
你可能想,哲学雅言啥的,用处大吗?但筑波更看重培养的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抽象思考”和“客观看待问题”的能力。比如,重力我们看不见,却确实存在,学会把这些看不见的东西弄明白,才能真正理解世界。不限于人文,理科甚至体育艺术都要培养这样的思考力。学长认识的一个同学,后来在游戏设计行业,大部分创意灵感就是从哲学和民族学里来的。
4. 筑波的人文学类想培养什么样的人?
这里的核心目标是让你能围绕“人到底是什么”这个大问题展开深入思考,同时把视野放到全球的文化和社会问题上。学校希望你有真才实学,既能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也能用外语和IT技术交流,最后还要敢于面对现实挑战,参与讨论、发表见解。听起来是不是很有挑战?其实正因为挑战大,才更适合想跟自己的脑袋深度谈谈的学弟学妹。
5. 教学怎么进行?
筑波大学的人文学类有一整套“筑波标准”,就是说它很重视教育质量,高手带新手,班主任从大一到大四全程照顾,针对性辅导帮你平稳升级主修课程。课堂上,一堆小班讨论和演习课程,老师能感受到你的学习状态,随时调整教学计划。学校还会定期让学生评价教学,师生互动很活跃,甚至会通过调研社区社会活动的实际成果来反哺课堂。这种设计让你不是走马观花,而是真正融入到学术环境。
可能你还担心,非一线名校的学生进去难不难?其实筑波并不那么看重你的名校背景,重要的是你对学问的热情和态度。留学学长见过各路背景的同学,只要你够坚持,完全有可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学术之路。
说到底,筑波大学的人文学类有点像带你“穿越迷雾”,用“智慧之眼”帮你看到日常忽略的深层真理。如果你对自己和这个世界有好奇,有所问,真的可以来试试。
如果你对筑波大学或者日本留学还存有疑问,别怕,继续多问问,多看看身边人的经验分享。留学学长这里也随时愿意帮你理清思路,咱们一起努力,找到最适合你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