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好,我是留学学长。初到日本,连扔个垃圾都可能让你措手不及。记得我刚搬进公寓时,随手用塑料袋装厨余垃圾,结果被物业贴了提醒单,才知道这里垃圾分类可不是随便来的。日本对垃圾处理的规定挺严,必须用指定的市政垃圾袋,还得按规则分类投放。不过搞懂后,其实一点也不复杂,今天就把我这一路上的摸索经验分享给你们,帮你们少走弯路。
1. 专用垃圾袋怎么买?
和国内不一样,日本的生活垃圾不能用随便的塑料袋,得用印有市役所或区役所标志的专用垃圾袋。不同地区、不同垃圾种类的袋子颜色和大小都不同。打个比方,我住的大阪某区的可燃垃圾袋是白色,资源垃圾袋是绿色,容量一般分10升和20升。购买途径很简单,便利店和超市都有专门摆放的“市贩垃圾袋”专区,一包15个左右,200-300日元,基本够日常用的。刚开始我还以为只能去区役所买,跑了趟,后来发现便利店随时能买,省了不少事儿。如果你不确定自己住的是哪种袋子,带住址证明去区役所问他们就好,工作人员会直接告诉你。
2. 怎么分类?别掉坑
垃圾分类才是日本生活里最绕的地方,不同区域规定不尽相同,但基础分类大致是“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资源垃圾”,有些地方还会细分“有害垃圾”“粗大垃圾”。通常公寓楼下的垃圾站会贴详细说明,也能上网查区役所官网。举个例子,可燃垃圾里包括厨余剩菜、果皮、旧衣服以及没有油渍的废纸;不可燃里面放塑料瓶(瓶盖需单独拧下、瓶身压扁)、玻璃罐和金属物品;资源垃圾则是干净的纸箱、杂志和塑料容器。我以前把带油渍的外卖盒当成资源垃圾丢,结果被邻居提醒才知道,这种带油污的只能归为可燃垃圾。细节决定成败,扔错可能会被邻居“盯上”,也不利于环保。
3. 投放小技巧别犯规
除了分类别错,投放的时间和地点也很讲究。每种垃圾都有固定的回收日,比如可燃垃圾一般是一周两次(周一和周三),不可燃垃圾多在周五收,错过了只能等下一次,不能随便扔路边或者楼道。投放点也有指定垃圾站,随便扔是会被投诉的。还有别漏了提前简单处理,比如塑料瓶里残留的液体得倒干净,纸箱一定拆开摊平,不仅节省空间,还让收垃圾的师傅轻松很多。起初我没拆纸箱,管理员提醒后才改掉坏习惯,这样其实每天多花的时间不多,却能避免不少麻烦。
4. 粗大垃圾这样处理
如果你有大件垃圾,比如旧家具或者床垫,这种“粗大垃圾”不能直接丢垃圾站。得先到区役所申请“粗大垃圾处理券”,根据物品大小缴费,然后预约工作人员上门回收。要是擅自乱扔,不仅会被罚款,有些地方还会影响个人信用,千万别抱侥幸心理。当年我有同学初来乍到没弄懂,结果吃了罚单,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
现在回想起刚开始摸索日本的垃圾分类那些天,虽然一开始觉得很繁琐,但习惯了后会发现,垃圾分类让生活环境变得干净且有序。希望我的这些经历能帮你们迅速熟悉垃圾袋购买和分类投放的门道,别让垃圾成日本生活的“小坑”,轻轻松松融入这边的生活节奏。生活中遇到不懂的事,记得多问问身边人或者向学长求助,我随时在线,愿意帮你们少走弯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