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找工作,咱们中国留学生常常会碰到“到底有没有特别欢迎咱们中国人的公司?”这种心酸的疑问。毕竟,绝大部分公司设不到固定给外国人的岗位,竞争压力自然大得很。留学学长我身边就有不少朋友在职场遭遇了类似的挣扎。今天,我想跟你聊聊,哪些日本大公司对中国留学生其实是挺给力的,一起看看哪些企业在招人时更看重你的能力和潜力,而不单单在意哪里来的。
1. 外语友好第一名——楽天(Rakuten)
提起对外国人友好的企业,不能不说楽天。它把公司内部语言直接定为英语,业务涵盖电商、通信等多个领域。让我一个硕士学长朋友当年拿到的初任月薪大概31万日元,算是业界不错的起点。别看如此高标准,楽天新毕业生的英语门槛就已经定在托业800分以上,说明它对国际化非常重视,愿意让语言好的外国人脱颖而出。要是英语过硬,楽天绝对是你值得考虑的“跳板”。
2. 咨询行业热门选——Accenture(埃森哲)
这几年数字转型(DX)火起来,埃森哲跟着水涨船高,成了外企中非常抢手的选择。一个认识的中国朋友说,他们中国留学生人数在新进员工里甚至占大多数。但别忘了,埃森哲的面试流程挺烧脑的,群面、案例分析都不少,要赶紧准备,而且要求英语也要到位。这里的年收相对来说也挺香,年薪四五百万起跳,想在咨询圈闯荡,这公司你不能不留意。
3. 程序员的乐园——Mercari(メルカリ)
如果你自信自己的编程能力,煤炉就是非常好的选择。2018届的工程师新卒中90%是外国人,这个数字够惊人吧?公司的基调是“不会日语没关系,英语行就能聘你”。起薪没有固定标准,能力决定一切,给了留学生一个绝佳发挥的空间。工作中英语是必备技能,面试期间英语水平重要,敢挑战就大胆去冲!
4. 多元文化汇聚地——Sony(索尼)
索尼在日本的人口里,也藏着不少中国面孔。它设有全英文选考岗位,欢迎多国人才加入。这家跨足电子、影像、游戏等全方位科技领域的大公司,文化比较开放,不像传统日企那么僵硬。索尼技术门槛不低,理工科背景的学弟学妹来这里能大显身手。工资和待遇也不错,还有不少东大生在那里工作,竞争氛围很激烈但很有成长空间。
5. 老牌国际大厂——日本IBM
总部在美国的IBM,深耕日本市场多年。这里的职场气氛虽有部分日本职场文化影子,但整体更平等,尤其对外国员工较为友好。每年都会招不少外国新卒,中国学生比例不低。如果你希望在外企提升国际视野,关注现代IT技术,IBM依然是不错的起点。熟悉的朋友告诉我,IBM工作经历在简历上也挺吃香的。
6. 家电巨头——Panasonic(松下)
松下产品线涉及家电、数码、航空,名气响当当。它的新卒录用中八成是外国人,真心对留学生张开怀抱,招聘也覆盖了各类学历。多业务线让专业对口的中国学生有更多发挥空间。如果你想在大企业稳稳扎根,这里可以考虑。起步工资也相对稳健,属于日企中规中矩、福利不错的档次。
7. 通信头部玩家——SoftBank(软银)
软银的招聘特色是“不设门槛,只看志同道合”。只要你能对公司的未来有认同感,不论背景都给机会。公司内部经常有外国员工获奖,包括尼泊尔的小伙伴,这体现了软银全球和多元化的招人态度。起薪方面,硕士毕业生能拿到27万日元以上,也有一定弹性空间。通信行业感兴趣的学弟学妹,可以把它放进优先考虑。
8. 半导体行业领军——Renesas(瑞萨电子)
半导体一直是技术人非常有前景的领域,瑞萨作为行业大佬,自然招收不少人才。从高专到博士,各层次的学历起薪都很明确,工作强度适中,长期来看供需关系紧张,留学生有机会长期发展。身边有同学就是靠着这里的offer,顺利稳定步入职场。技术牛的朋友,千万别错过这个行业的机会。
其实说到底,日本虽然对外国留学生的就业门槛集中在语言和能力上,但只要你勤奋准备,有针对性地刷选符合自身条件的企业,还是有不少开口子的。你问我日语基础不强怎么办?可以先从英语要求高的公司切入,比如楽天或者Mercari。预算有限,想先积累工作经验?IBM和软银就比较友好。专业技术扎实的,半导体和科技大厂是很好的选择。
别觉得自己是小弟弟小妹妹,职场这种事,也有“了解规则——提前准备——精准出击”的思路。迷茫时,多问问学长或者前辈,我都非常愿意帮你解惑。留学不容易,工作更挑战,但别忘了,路总有的,咱们一起想办法闯过去才是正经事。
如果对留学或就业路径还有疑问,欢迎联系,蔚蓝留学等专业机构也能帮你把关。毕竟咱们的目标,是一步步脚踏实地,走得远又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