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申请日本研究生,第一关通常就是给教授写邮件。很多学弟学妹一提这事儿就头大,不敢写或者写了石沉大海。别急,说实话,给日本教授发邮件没你想的复杂,只要用点心,格式弄对了,回信率能高不少。
1. 联系邮件不是跪求信,是专业自我介绍
教授们每天收一大堆申请邮件,他们真正在意的是你是不是跟他研究方向对口。别以为写个感人故事有多厉害,没功课乱发的信很容易被直接拉黑。学长建议你写信前,先花时间看看教授的近况、论文、研究室主页,确认你们的兴趣点有交集,才下笔。
2. 邮件四段走起 简单又明了
一封标准邮件基本由开头问候、个人介绍、研究意向、结束语组成。开头可以用像“突然のご連絡失礼いたします”这样礼貌的日语寒暄,紧接着告诉教授你是谁、现在读什么学校。重点要放在研究意向,和教授的研究怎么契合。比如你有没有参加过相关课题,或者对某个方向特别感兴趣。别把简历全搬上来,几句话点到为止,最好让教授觉得你了解他、而且愿意为了他的领域下功夫。
3. 日语不溜怎么办 英文也行但礼貌必须
别怕自己日语水平不够,来封英文邮件也OK,大部分教授都能看懂。关键是要保持日本式的敬语礼貌。比如邮件里说“I would be very grateful if you could consider my research proposal.”要比“Please accept me as your student.”自然得多。对方第一眼感到尊敬和谦逊,就愿意认真考虑。
4. 字数别太多 文件夹别装满
第一封信控制在300~500字左右就好,重点突出,条理清晰。附件只放必须的简历、成绩单、研究计划,文件名用清楚的英日双语标注— 我有个同学文件名写成“CV_李华_2025.pdf”,教授一看马上知道是谁。别一次上传一箩筐资料,教授没那个时间逐份筛,第一次见面别吓着对方。
5. 发邮件的时间点也很重要
避免日本节假日、周末和学期初(4月、10月)发,那个时候教授忙得要命。上午10点到下午3点这个时段比较合适。发出去一周没回音,可以礼貌发封确认邮件,但不要连续催,对方可能是真的事情多没来得及回。
6. 签名格式整洁 留人好印象
日式邮件很讲究整洁和条理,署名不能马虎。邮件末尾注明姓名、学校、专业、邮箱,若教授允许可以加微信或LINE联系方式。排版整齐显得稳重靠谱,教授收到不自觉多点好感。
联系教授,其实就是你学术之路的第一步。这不是乞求名额,而是展示自己作为准研究者的诚意和潜力。语言和格式都是可以慢慢学的,关键是你那份认真、谦逊和求知的态度。每封邮件,都是跟未来敲门的机会。学长也曾遇到各种沟沟坎坎,别害怕,咱们一步步来。
迷茫时多问问,学长随时在线帮你支招。抓牢机会,开始敲教授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