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弟学妹在考虑来日本读研时,常常遇到一个疑问:同志社大学社会学研究科到底是怎样的?是不是只有理论课枯燥乏味,还是实践机会很有限?是不是非日语特别好就没戏?留学学长干脆给你捋一捋,从学科设置、学习内容,到研究支持和留学生政策,帮你看清这所院系到底什么样,咱们一步步来。
1. 学科内容超全面 不止聊理论
同志社社会学研究科从1950年代设立以来,一直扎根在“自由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理念上。这儿的社会学可不是单纯读读理论课,重点聚焦于用“多角度”和“实证分析”去解决现代社会那些复杂问题。
硕士阶段有个统一的社会学专攻,里面又分五大方向:理论社会学、社会结构研究、性别和人权、全球社会研究,还有环境与福祉社会学。内容既包括学术界的经典理论,也深入探讨现代社会的热点,比如老龄化下家族改变、远程办公对工作方式的影响,甚至跨文化融合中移民的身份认同问题。
博士阶段就更深入了,有几十个细分领域支持你做个别研究话题。比如跟学长一同学做过一个关于数字技术如何影响人际关系的长期追踪研究,还去过韩国和美国做联合课题。这样的机会可不是所有学院都能给。
2. 理论加实证咱家特色 要做就做真探究
这儿注重的不只是背书,而是让你早早上手实际调研方法。无论是问卷调查还是深度访谈,SPSS之类的软件用得溜,还能拿数据说话。学生们经常参与社区里的活动,比如帮京都某高龄老人组织生活调研,或者跟大阪移民支援NPO合作,让你感受到学问并非浮在纸面。
还有个亮点是课程跨学科,可选法学、经济、心理学这些邻近领域课程,拓宽视野。学姐她读性别研究,课间跑去法学院补了家族法知识,写起论文来条理清晰了不少。
3. 研究支持扎实 设备和资源齐全
说到研究,资金和数据支持相当给力。学校设有专项助学金帮你负担国内外调研和学会费用,还能申请日本社会学会和社会科学振兴基金的项目资助。数据室常年开放,不仅收藏政府和民间的大量统计数据,还有海外专业库可供免费下载,用得上是超省心。
平时每周有研究科内的学术研讨会,机会多到能帮你在发表和公开演讲上反复练手。学长体会最深的是,导师们非常认真负责,每周至少一次的碰头讨论,让研究思路少走弯路,拿下了不少高质量成果。
4. 留学生友好政策多 语言不通也能上路
以为外籍生来了就糟糕?别担心,这儿外籍研究生占很大比例,优惠天下无敌。入学时设有日本语和英语两个项目通道,日本语要求JLPT N2以上,英语则要有TOEFL或雅思标准,这两条路十分灵活。日语还不算流利的学弟学妹也能通过英语项目入手,完全没有门槛卡死的感觉。
专门设计了社会学专业日语强化课程,帮留学生掌握专业术语,顺利写论文和做报告。还有国际合作关系紧密,交换和联合项目不少,打算拓展国际视野,来这很合适。
同志社社会学研究科给人的感觉并非冰冷的象牙塔。这里是一个用知识来理解社会、解决问题的热闹场所。无论你是注重理论还是动手实践,日语基础如何,都有门路和资源帮你沿着自己的节奏慢慢前进。
留学学长建议,打算报这里的学弟学妹,不妨先把自己的研究兴趣和语言情况整理清楚,结合专业网站和[蔚蓝留学]这样的靠谱中介了解细节。入学前期准备扎实一些,留学路上少碰坑。别忘了遇到不懂的随时问,迷茫时多聊聊,学长我一直都在,支持你们一步步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