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大家常说就业率高达98.1%,但对留学生来说,这个高就业率似乎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轻松找到工作。为什么呢?今天,留学学长就来给你掏心窝子地分析一下。
为什么留学生找不到工作?
留学学长要告诉你,很多留学生在求职时会踩上三个“死亡雷区”,而这些“雷区”往往是你在准备留学时不会被告知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日本的就业市场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留学生要找到理想的工作,必须要克服一些看不见的障碍。
本土保护主义
日本的招聘文化中存在本土保护主义,特别是在招聘应届生时,日本企业通常会优先选择日本本国的求职者。这意味着,留学生不仅要满足职位的基本要求,还需要证明自己具有不可替代性。比如说,具备流利的日语和英语能力,或者在某个特定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专长。
隐形门槛:大企业录取难
事实上,大企业对留学生的录取率非常低,仅为0.7%。而大约84%的留学生最终会进入中小企业。很多留学生因为有名校学历情结,不愿意考虑中小企业,从而错过了很多就业机会。记住,大企业并不是唯一的选择,中小企业同样能提供丰厚的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
留学生求职的三大“死亡雷区”
作为留学学长,我总结了留学生求职过程中最容易踩到的三个“死亡雷区”,希望你在求职过程中避开这些坑。
雷区一:日语N1≠商务日语
许多留学生认为,考过日语N1就足够了,但事实上,N1只代表你能理解日常生活中的日语。企业看中的是你是否能在工作中使用日语,尤其是在写商务邮件、进行电话沟通,甚至是与同事争论时的日语能力。比如,关西地区的公司要求员工能够听懂并使用带有方言的日语。真正能在职场中流利使用日语的留学生其实并不多,很多人即便N1满分,也未必能应对复杂的职场沟通。
雷区二:错过求职黄金期
日本的求职季节非常固定,本科生从大三开始准备,研究生从研一开始就要启动求职。很多留学生因为没有提前做好准备,错过了黄金期,最终只能等到毕业后才开始找工作。然而,这时候已经错过了大多数企业的招聘周期,面临的求职机会极其有限。
雷区三:企业对留学生的信任度低
虽然日本的就业率很高,但大部分日本企业仍然采用终身雇佣制,培训新员工的成本非常高。平均每个新员工的培训费用约为300万日元。许多企业因此对留学生保持警惕,担心他们会因为家庭原因或签证问题离开日本,或者无法适应日本的职场文化,比如礼仪、鞠躬角度等细节。因此,留学生在日本的就业机会往往较少。
如何破解日本求职难题?
既然问题已经摆在眼前,留学学长给你三点建议,帮助你破局。
建议一:超本土化打败日本人
留学生的优势在于多语言能力。如果你能流利使用日语、英语,再加上中文,三语人才在日本非常稀缺,尤其是在跨国企业或地区性企业中,语言能力是巨大的优势。而且,学习一些地方方言,尤其是关西方言,也能帮助你更好地融入当地的职场环境。
此外,可以通过考取一些资格证书来增加竞争力。比如,文科生可以考虑考取宅地建物取引士等资格证,这样就能进入不动产行业,从而获得更多就业机会。
建议二:关注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的薪资并不逊色于大企业,而且晋升机会更为迅速。比如,在50人以下的企业中,留学生在三年内升为科长的概率是大企业的两倍。初薪大约在20万日元左右,与丰田、索尼等大公司相当。因此,千万不要盲目追求大企业,尤其是在刚毕业时,中小企业的成长空间可能会更大。
建议三:选择合适的行业
日本目前一些热门行业仍然存在很大的缺口,尤其是IT、跨境电商和医药等领域。选择这些行业会比传统行业(如教育、会计、法律等)更有机会。因为这些行业对留学生的需求较高,而不需要日本本土资格认证,成功概率相对更大。
总的来说,留学求职并不是一场比谁更优秀的比赛,而是信息差的竞争。只要你能够比其他留学生更懂一些规则,抓住机会,成功就职并不难。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日本留学和求职的信息,欢迎随时与留学学长交流。祝你在求职的路上顺利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