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去日本读书,你是不是有点发愁“经费支付人到底得找谁?”“自己没啥存款,过签会不会被拒?”这些问题特别普遍。其实,签证官最关心的是你身后有没有靠谱的人或自己足够的钱,能保证在日本读书生活不成问题。今天就跟你分享下经费支付人那些事儿,帮你理清头绪。
1. 父母是最稳妥的主儿
说实话,绝大多数人都会先想到父母,因为他们既是直系亲属又是法定监护人,这样的担保认可度最高。只要父母双方总年收入差不多在10万人民币左右,并且能提供在职证明、收入证明和亲属关系公证,基本没啥大问题。如果父母退休了,退休金证明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入管局主要看你有没有固定且稳定的经济来源。
我一个同学就是靠父母做经费支持顺利拿到签证,材料准备齐全,审核基本是“稳稳的”。
2. 自己也能做担保人,但门槛高点
日语零基础怎么办?预算紧?其实,如果你自己已经工作稳定,连续工作3年且年收入在10万人民币左右,账上还有一些存款,是完全可以自己做经费支付人的。关键是要让签证官相信你有能力承担日本的学费和生活费,证明自己经济来源可靠。
学长遇到过几位自己做担保的案例,他们提前准备好收入证明、在职证明和银行流水,签证通过率也挺高。所以,别以为不靠父母就没门,自己的实力做好财务规划,同样能通过。
3. 远亲帮忙不容易过,只能作为备选
有些同学会问“舅舅、姑姑能否做经费支付人?”答案是:原则上可以,但拒签风险较大。因为入管局讲究社会常识,他们会评估这经济擔保关系是不是“足够紧密”,通常会限制在二等亲以内(比如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这类)。舅舅姑姑忙着养家,自己都得担负子女和父母的开销,经济担保能力被怀疑是正常的。亲戚作为经费支付人时,不光要提交他们的工作收入证明,还得准备父母的相关材料,并说清楚父母为什么不能承担担保。整个流程复杂,还容易被当成“不靠谱”的担保。
所以,除非真的走投无路,还是尽量选择父母或自己作为经费来源,稳妥得多。
4. 需要准备啥材料?别掉链子
不管是谁做支付人,入管局都要这些材料核实:在职证明、收入证明、银行存款证明、誓约书和经费支付书。这些都是必须齐全的,材料准备得多严谨,过签率自然就高。
我有个朋友当时选了个非优良的语言学校,结果除了基本材料,还得提交往后三年银行流水和20万日元以上定期存单的汇成证明,材料多到头大。搞清楚这些坑,优先考虑有官方认可的优良校,真的能省不少事。
5. 语言学校申请时间要记牢
你可能不知道,日本语言学校的申请时间其实很讲究,特别是热门语言学校名额紧张,得提前准备:
- 1月开学的,前一年的6月就要开始申请
- 4月入学,最好提前到前一年9月
- 7月生的话,提早到前年12月开始着手
- 10月生当天年3月开申请
提早规划,别到时候为了赶申请死拼材料一口气忙疯了。乐申日本合作的语言学校都是优良校,上百所可选,想稳稳拿到入学资格,这点很关键。
最后想说,留学路上确实有不少“坑”,但只要做好准备,找对经济担保人,材料准备扎实,日语和专业规划不拖后腿,签证过不过这关就扎实多了。迷茫时多问问学长,咱分享的经验和路线都是实打实,帮你扫除迷雾,走起来没那么难。
有疑问欢迎随时联系我18753127252,祝你越走越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