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准备去日本留学的学弟学妹,可能都会碰上两个文件的“迷思”——“履歴書”和“CV”到底有啥区别?很多人看到这两份材料,就当成简单的“简历”或者“Resume”了,觉得都是差不多的东西,随便用哪个都行。事实上,这种想法很容易踩坑。学长身边不乏同学因为搞混了这俩,不是给教授留下“不走心”的印象,就是材料被直接刷掉了。
1. “身份证”和“研究履历”,功能不一样
先说最基础的区别,想象你去考驾照,必须拿身份证证明身份,“履歴書”就是你在日本申请流程中专门准备的“身份证样式”的材料。它严格按照标准格式填写,内容覆盖姓名、住址、学历、工作经历等基础信息,重点是准确、清晰,不能啰嗦也不能乱写。
再来说“CV”,它比较像是详细的“学术自传”,重点是你研究经历和成果的展现。相比于履歴書,它没固定格式,更自由,你可以详细罗列发表论文、参加会议、获奖情况,还有研究兴趣和未来计划。简单来说,“履歴書”证明你是谁,而“CV”告诉对方你做过什么研究,能做什么研究。
2. 用途差别大,格式要求截然不同
说细点,咱们来看看它们的应用场景。履歴書通常是日常申请学部(本科生)、联系教授敲门砖、兼职或找工作时候必备的东西。它是一张标准化表格,日本学校甚至市面上都有市售的JIS规格履歴書,必须贴张正式的证件照——最好是近期的、正面、职业装,别搞成旅游照。
CV则主要针对硕士、博士研究生申请,奖学金申报(比如MEXT文部科学省奖学金)、学术会议、论文投稿等。它没固定模板,通常自己用Word写,内容更加专业、细节丰富,比如列详细的研究经历、成果、技能等,而且一般不贴照片。
3. 实战策略:怎么搭配用才能让教授眼前一亮?
知道差别了,可实际操作怎么做?逢人必说“别只发一个CV就等教授主动找你”,经常见到的坑是同学们给教授发邮件时,直接附上十几页长篇CV,把信看得跟论文一样长,教授一句话没回你也正常。
聪明的做法是:把“履歴書”和“CV”合体打开,称得上“组合拳”。发邮件的时候正文简洁明了自我介绍,告诉教授你是哪位、关注哪个研究方向;附件一份规范的“履歴書”,让教授30秒抓住你是谁;另一份详细的“CV”,对你研究功底感兴趣的教授可以细看;当然,如果有研究计划书也一块发上去,更完整。
当正式提交学校申请时,按学校的“募集要项”走,如果学校只要履歴書,别多发CV;若要CV,就专心写好科研内容。很多学校会要求两者同时提交,既体现基本信息,也展现学术实力,两者是互补的存在。
4. 避坑小建议,千万别搞混
给你几条我和学长朋友们历次申请总结出来的干货,帮你避开90%的人常犯的错误:
- 一定要记住:履歴書和CV不是一回事,别拿履歴書当CV写,也别只准备一个“简历”文件应付。
- 开笔前,最重要的事是先看清楚目标学校和教授对材料的具体要求,看清楚要交履歴書还是CV。
- 履歴書用学校模板或者JIS规格纸写,保证格式和照片符合要求。CV才可以自由,就是尽量清晰专业,突出学术点。
- 履歴書不必写研究细节,CV不需要写地址和所有兼职经历,内容要对症下药。
- 履歴書照片必须是近期正规证件照,CV通常不用贴照片。
有一次我一个同学就是因为把个人简历和CV混搭,发给教授一大堆无关内容,教务直接看都没看就pass掉了。遵规守矩在日本非常重要,这不光是文件本身,更是你对日本学术环境的尊重,也是在向教授暗示你很专业、靠谱。
别担心,拿捏好这两份材料的关系并不复杂。只要按上面说的方向细心准备,你在申请日本学府时就已经成功跨出稳健且专业的第一步。遇到不懂的地方,学长一直在这里,愿意帮你理清思路、指出方向。留学路上,咱们一起走。
需要帮忙联系靠谱的留学中介?[蔚蓝留学]的老师们经验丰富,流程透明,欢迎咨询和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