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学幽灵课程真相曝光留学路上该怎么避坑

??? 2025/08/13 14:19

关注文章已关注
0
0
0条评论
收藏

说起来,日本留学这条路看似光鲜,但“幽灵课程”这个现象可让不少学弟学妹头疼。你是不是也有过交了学费,却几乎没见过教授本人上课的经历?或者担心日语还不溜,教得咋样全靠助教?别慌,留学学长今天跟你唠唠这背后到底是咋回事儿,顺便给你支几招,让你少走弯路,真正学有所成。

1. 交了钱却见不到教授太普遍

在日本不少国立大学,很多课程名义上是教授讲,实际却是助教或博士生顶上。比如我一个同学在东京大学读经济学,选的《高级微观经济学》一学期里面教授只有两次露脸,一开课和期末考试,剩下的课程全是他的研究生在“代课”,作业批改也是助教包办。这样的“幽灵课程”,大多有三种典型表现:教授只开场和考前露个脸、用提前录制的视频代课、干脆整学期不见人影,全部靠研究生承包教学。

到底为什么教授会“消失”?其实跟日本高校的评价体系脱不了关系。你可别以为教授什么都得亲力亲为,日本高校对教授的考核,更看重他们的科研成果和论文发表。一个东京大学副教授曾直言:写出顶尖期刊的论文收益远大于一年好好备课。于是,教授们忙着搞研究,教学成了“负担”,教学时间自然就缩水了。

这对留学生特别不公平。海外学生交的学费普遍高于日本本土生,但课堂上能碰见教授的机会却更少。更别提想找教授帮忙写推荐信时,因为没真正接触过,往往被拒。认识一个韩国留学生,苦等了半年申请博士,最后因为教授连面都没见过,推荐信没戏,结果白费力气。

2. 研究优先的制度背后暗藏玄机

想真正明白“幽灵课程”,得先梳理日本大学的评价规则。简单说,日本高校教师考核权重大约分成三块:研究大头占六七成,教学和社会服务加起来才三成左右。而且教学只要不出大问题,分数差别不大,科研成果才是升职、拿经费的关键。就拿东京大学某实验室来说,那里的副教授宁愿整年不负责本科课,也要把时间用来冲研究成果。

更麻烦的是,这种科研导向还造就了“马太效应”——有钱有资源的教授手下助教多,教学任务自然轻松,没啥研究产出的教授反倒得承担更多教学,甚至有些助教被迫承担大量教学和作业批改,加班到爆炸。听说京都大学有博士生一周要带三个实验班,还要批改上百份作业,不干会被导师阻止答辩。这样一来,教学质量也难有保障。

当然,日本政府也看出了问题。2021年文部科学省发文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完善教学管理,但具体落实还得靠各个学校,改革其实一直在路上,没那么快见成效。

3. 学业、经济、心理多重打击留学生挺惨

“幽灵课程”伤害的不只是上课感觉的糟糕,留学生还得面对学业进展受阻。大学本该是和教授思想碰撞、得到个性化指导的地方,可教授上课都不在,碰深度问题只能飘。在语言障碍下,这种教学缺失更伤人。上智大学外语系留学生因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留级率一度高达44.8%。想想别人认认真真讲课,自己却只能听个半懂,压力怪谁?

经济损失也相当扎心。国立大学留学生学费大概一年80万日元起,私立甚至更高,交了这么多钱,得到个“录像带式”教学,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早稻田一位家长都气炸了,说自己女儿学费交得“看旧视频”,根本像被骗了。

情绪和社交孤立感则是不少留学生难以言说的痛。有留学生一年不见导师,联系教授全靠秘书挡邮件,心理压力直线上升,甚至出现抑郁症复发。这种缺乏支持的感觉,比作业难更让人难受。日本大学也注意到这个大问题,开设了防范邪教课程,试图缓解留学生的孤立状况。

更长远看,留学生就业时缺少教授推荐和学术背书,可能掉队于竞争激烈的日本职场。一些企业对所谓名校留学生实际能力打折扣,归根结底还是这“幽灵课程”种下的隐患。

4. 怎么识别避开这些“鬼课”?

别怕,“幽灵课程”虽多,但我们有办法绕开雷区。最靠谱的是多问多查:课程选修前,看看教务网站的课程评价和教授授课时数,尤其关注教授到底在不在课堂上。一些学校比如东京大学的学生论坛,还流行着“幽灵教授黑名单”,学生们互相分享避坑经验。这些民间资料比官方宣传靠谱多了。

“鬼课”多集中在研究生院深奥课程、理工科密集研究型学部、高级教授的招牌课上。遇到教授头衔多到长篇大论,教学安排却模糊的课程,警惕!别忘了,那种偏重小班研讨课的课程更靠谱,教授少缺席。

主动利用学校资源挺关键。学校一般都有教学投诉渠道,遇到教授长期缺课,可以试试投诉。大部分学校也给学生答疑的Office Hour,别怕麻烦,抓紧机会和教授多聊聊。还有别忘了组建同学学习小组,互补不足,甚至去旁听教得认真的副教授课程。

5. 改革的迹象下留学日本别慌

值得高兴的是,日本高等教育的教学价值正在被逐步唤醒。文部科学省的教学管理方针开始强调“学生为中心”,不少大学试行“教学型教授”岗位,鼓励专注教学的老师,评教结果对职称和薪资也开始有影响。比如明治大学等学校公开学生评教分数,低分教授得改进,否则影响科研经费。

数字化教育也在兴起。“ZEN大学”这样完全在线、全课程由专业教师授课的新型大学,正在倒逼传统高校改进。东京大学混合式教学中,教授出差也能远程授课,助教代课的情况会被限制。

针对留学生,日本学生支援机构发了详细指南,各大名校也设了专门的留学生教学督导员,希望通过体制保障改善教学质量。虽然路还长,这些动向说明日本大学教学开始关注质量,把“幽灵课程”揪出来不当回事了。

6. 留学日本怎么办理智选择最重要

听学长一句劝,别因为“幽灵课程”就怕了日本留学。关键在于挑对学校和课程,多看实操情况。私立大学如早稻田、庆应往往教学质量更稳定,而国立大学中像金泽、广岛这类地方大学更重视本科教学。专门学校和文理小规模学校互动多,也很适合留学生。比如国际基督教大学就以小班教学出了名,值得关注。

课程方面,优先挑明示教授全程授课的,别贪热闹去抢教授头衔多的招牌课程;选小研讨课往往教学更扎实;中年副教授课程也不错,他们通常教课更用心。还有,别一味坐等课堂,积极参加Office Hour,争取担任教授的助理,建立关系。这些才是真正能让你打开留学价值的“钥匙”。

忍得住寂寞,多用心发掘体制好的一面,日本大学里还是有许多用心教学的老师和创新课程存在。学长见过不少留学生,靠努力和智慧绕过了“幽灵课程”的坑,拿到了津津乐道的日本学习体验。迷茫时别忘了多问问在论坛上的朋友,或者联系学长,学长随时欢迎你来聊。

此处了解更多关于日本留学相关内容,您也可以了解关于日本留学找学长的其他内容,欢迎留言哦。

留学早知道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