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大学、东工大、早稻田、庆应义塾...我的日本大满贯经验是

小蔚学姐 2024/11/20 14:49

关注文章已关注
0
0
0条评论
收藏

留学,漫长的马拉松

每次回想起申请日本大学的过程,我都会觉得这就像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那段时间提交研究计划书、交个人简历和作品集,再到参加笔试和面试,真的是一次心理与知识的双重考验。为了分享我的经验,我今天来聊聊申请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事情和感悟。

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首先,不同学校的考核方式各异,让人感到无从下手。例如,东京大学的文书选考直接筛掉很多申请者,而早稻田大学则会进行笔试。记得我申请早稻田时,考题总是令我意外,比如有一道题是关于波洛克的滴流画,探讨艺术中的“分形”规律。

一开始对此充满疑惑,但后来我意识到,早稻田的这种开放式题目并不在于你必须了解全部,而是你能否顺着自己的思路展开讨论。我从生成艺术和人工智能的角度进行了阐述,最终收获了导师的认可。

文书的重要性

至于东京大学的第一轮文书选考,尽管没有笔试,但还是十分关键。我申请的是情报学环,文书内容除了成绩外,大家的作品集和语言成绩也相当重要。我的作品集包含了数据可视化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不仅让我在文书中更具说服力,还助我在面试环节中与老师的交流更为顺畅。

面试的挑战

面试是一个展示自己研究计划书的时刻。我的研究方向涉及在东极岛的游客引导服务设计,这个项目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准备面试时,我写了多份研究计划,每份都努力将自己的经历融入其中,以便在回答提问时能够提供有力的支持。

申请过程的心理考验

申请过程中的心理压力是必须面对的。记得当初我在联系导师时,总是小心翼翼地发出邮件,还附上我的作品集和简历。起初没有回复的感觉也很失落,甚至因为早稻田大学未得到回应而感到崩溃。但我很快意识到,导师们的忙碌与专业不符也可能是原因,因此必须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

与日本高校的相处

关于准备申请材料时,我在日本也遇到了不少挫折。一些私塾甚至质疑我的作品集是否是代做的,这让我感到很不解。不过最终还是找到了一家合适的辅导机构,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支持。我的作品集中有些项目还获得了奖项,这让我在申请中更具竞争力。

总结与期待

申请日本留学的旅程充满了曲折与挑战,但也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尤其是对于理工类的本科生而言,这里绝对是一个追逐梦想的好地方。希望每位学弟学妹都能在这条路上勇敢前行,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留学早知道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