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觉得,经营学专业的小论文看上去简单,真写起来却挺头疼?尤其我们留学生,日语表达、答题逻辑怎么把握,真的不好说。学长当年也碰上过类似问题,特意把一些日经经营学大学院考试中的小论文题型和答题思路整理出来,帮你理清思路,少走弯路。
1. 经营学小论文为啥考概念解释?
日经大学院的经营学考试里,比如庆应义塾大学经常会让你用5行字说明一个专业术语。表面看好像是记忆题,其实更考你用日语准确表达的能力。知识点背了没错,但如果你平时没练习把这些知识用日语写出来,考试时突然被字数限制和语言表达卡住,那只会很苦恼。
举个例子,庆应义塾的“零售之轮”(小売の輪),不光得理解零售周期的循环过程,语言组织上要简洁又准确,留学生最头疼的往往是怎么用日语打磨这段话。建议你先用中文把概念说清楚,再试着用日语写300-500字的解释,平时多练习,别老光背中文说明。
2. 结合案例讲概念更有说服力
比起死记概念,明治大学和早稻田大学的题目更倾向要你结合具体事例讲。明治2023年商学修士考过一个题:从“零售之轮”理论说起,结合美国食品店历史演变。光说理论没意思,事例能让答题更具体,也更符合日本大学院注重实践结合理论的风格。
学长认识一个同学,平时把各大经典案例资料都整理成笔记,考试时直接拿出来套用,轻松写满字数又有深度。要是你连案例都没积累,那就算理解理论也难写出好文章。
3. 这类对比题型怎么搞定?
立命馆大学经常出对比题,比如“服务营销”和“有形财营销”的差异。同一领域的两个相关概念,要求分别说明再比较异同。如果你以前没做过这类题,看着题目不知道怎么切入是很正常的。
针对它,学长推荐的写作顺序是:先分别说明两个概念,再说它们的相似点,最后再讲不同点,最后可以简单总结一下。记得用具体例子支撑你的对比,这样老师看得舒服,文章逻辑也清楚。平时练笔时,用类似架构多写几篇,对考试帮助大。
4. 别光盯着考题,平时怎么练更有效?
这些日语小论文题,归根结底考的还是你的日语表达和逻辑思考能力。学长建议三步走:
- 先认真读日语教材,理解定义和框架,尽量直接用日语消化内容。
- 然后试着用中文把自己理解的内容说出来,这一步是把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
- 最后回到日语,把你的理解转换成流畅的日语表达,写成短文或小论文,最好请老师或日语水平高的朋友帮你修改,查缺补漏。
同时,试着把相关概念进行串联学习,搞清楚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别一知半解。还有,一定要用事例辅助记忆,别单纯死背书本,这样知识容易融会贯通。
说到底,写经营学方向的小论文,别光背概念,更要会用日语说出来、写出来。常练习、总结写作框架和方法,相信你也能应对自如。留学路上难免碰坑,迷茫时多问问学长,或者靠谱的留学中介如蔚蓝留学帮你规划路径,咱们一起努力,不让语言成绊脚石。
别急,毕竟日本留学经营学不只是考知识点,而是考你能不能用另一种语言表达你的想法和见解。行走留学路,学长陪你,随时沟通:187531272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