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不少准备毕业找工作的学弟学妹聊过,大家最关心的是——在留学日本期间到底能不能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非名校背景、日语还没到N1怎么办?”“都说大公司厉害,我是不是得盯着这些企业?”这些疑问特别普遍。其实,了解目前留学生就业的真实状况和招聘趋势,有助于咱们少走弯路,走出一条实际可行的就业路。
我作为留学学长,这几年身边同学的经历告诉我,大家的情况其实都五花八门,今天就来帮大家理理头绪,分享点靠谱的参考。
1. 申请在留资格不是铁板钉钉
先说说在留资格的问题:2021年大约有3万多留学生递交了留日就业申请,其中接近2.9万人顺利换得了“工作用”的签证。看着这数字,可能会觉得“成功率挺高”,但那剩下的3000多人没过怎么办?从他们的情况看,主要是没能完全满足申请条件,可能是因为日语能力、公司资质或职位内容不符合要求,或者准备材料不充分等原因。也就是说,出申请之前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符合什么条件,准备材料要细致,别等材料有问题才慌张。
我有个同学当初就是过于自信,没仔细看企业有没有固定的招聘制度,结果递交申请后被拒了,只能临时换更短期的签证,复申请又花了不少时间。希望你们别犯这样的“雷”。
2. 大企业没想象中那么“香”,中小企业更值得关注
相信不少人都梦想着进入大企业,但实际数据显示,超过80%的留学生最终入职的是员工数不到1000人的中小企业,其中43%甚至进入不到50人的小公司。为啥这样呢?一方面,中小企业在日本的制造业、IT领域都具备一定创新力和竞争力,且工作灵活,晋升空间可能更快,责任感也更强。相比之下,大企业往往招聘流程复杂,需要更硬的竞争力和更长的积累。
举个例子,我还记得一个学长,毕业后进了一家不到50人的IT小公司,工作内容丰富,参与感强,半年时间就被提拔为项目负责人。而且,这些企业更容易接纳有国际背景的人才,特别是在开拓海外市场时。中小企业其实是一条没那么拥挤的路,也有大舞台。
3. 行业和职位不要仅局限于“翻译”
大家对日语好的留学生,第一反应就是翻译和口译对吧?的数据确实显示翻译岗位占到17%,销售岗位位居第二(16%),但除此之外,教育和信息通信领域的机会也不少。换句话说,你的职业选择远不止语言相关的工作。
不管你喜欢跟人打交道,还是对技术感兴趣,甚至想尝试教育工作,只要用心发掘,都有可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别忘了,流动性大的新兴行业往往空缺多,等着愿意尝试的你。我的一个同学,当时本来想进传统企业做翻译,后来转了教育辅导,反而更合适,也更能发挥他的长处。
4. 日本企业真心看重你的多元文化优势
很多人以为企业招人只看学历、能力,但事实是越来越多日本企业重视国际化视角。据统计,近45%的企业招聘留学生是为了开拓海外市场,超过半数的企业看中多样化带来的创新活力。留学生能够用多语言桥接不同文化,这一点非常吃香。
如果你能把自己的国际经历和语言技能用具体案例表达出来,一定会加分不少。比如参与过跨国项目、掌握了某些文化差异导致的市场策略调整等,都是给企业留下深刻印象的“牌”。
5. 日语要紧,但不必被N1困住
虽然绝大多数招聘企业要求日语能力至少达到N1,有些受限岗位接受N2,但竞争会比较激烈。别光盯着N1冲,也得重视实际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有些实习或者兼职中培养的项目协作经验,比单纯考证书更能体现你的实力。
而且,如果你英语好,尤其是在国际化强的企业,能用英语沟通反而是个超大的优势。像我有个朋友,就是以流利英语和日语双语加分,拿下了一家外企的入职机会。
所以,别让日语成绩成为你自己设定的限制,实际工作能力和沟通上的真实表达同样重要。
学弟学妹,留学路上难免遇到迷茫和压力,但关键是咱们能不能把握信息,把自己优势用好。日企绝非遥不可及,只要调整心态,了解企业需求,灵活变通,职场门道还是有很多的。迷茫时多问问经验丰富的人,我和留学圈里的朋友们随时愿意帮你,[联系方式]给你支招。
用脚步踏实走出第一步,相信你能在日企找到自己的位置。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