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令人振奋的起点 我大学时的背景并不算特别出色,仅仅是一所普通的本科院校,专业是经济学。我借助自学,轻松考取了日语N1 150+分和托福100分。这一次的留学申请,我选择了三个目标院校:东京大学经济学研究科、公共政策大学院,还有一桥大学经济学研究科。最后,我专注于东大的经济学研究,并顺利通过了面试,这让我放弃了其他两个学校的考核机会。
2. 签证的迷思 有些朋友可能觉得我的签证经历有点复杂。我实际上申请的是考试签证,而非旅游签证,因此需要的时长为30天。我的朋友在日本帮我作为担保人,这样我才能顺利办理所需的签证。很多人对如何申请留学签证有疑惑,建议大家提前了解相应的要求与流程,以免临近考试时手忙脚乱。
3. 准备材料需细致 出愿的过程是我申请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我请了一位在日本的好友帮我提交材料。因为这几所学校都不接受海外申请,我必须将材料寄给他。关于需要提交的各种材料,建议大家可以仔细参考每所学校的招生简章。其中有个让人焦虑的点,是有传言说不交论文就没戏。不过,事实证明,作为外国申请者,这条规则并不那么严苛。我提交的研究计划书有5000字,过程中确实很辛苦,但等待的结果让一切都值了。
4. 复习策略的正确选择 在复习阶段,我选择了集中攻克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我发现,想要取得好成绩并没有捷径,最有效的就是对书本的理解和习题的反复练习。我也尽量改善自己的日语口语与听力,因为在面试时,教授会根据你的研究计划书提出很多问题,并进行考核。面试时避免口语卡壳也变得非常重要。我的建议是,能够流畅表达自己的想法,会给教授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5. 推荐的资料书单 作为备考的参考,我整理了以下书单: **微观经济学方面:** 1. 神取的《ミクロ経済学の力》 2. 武隈的《ミクロ経済学》及演习书 3. 奥野的《ミクロ経済学》及演习书 **宏观经济学方面:** 1. 二神的《マクロ経済学》 2. 福田的《マクロ経済学》 3. 齊藤的《マクロ経済学》——内容非常扎实。 这些书籍帮助我在备考过程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 教材选择的思考 学习日本的教材时,很多同学会有疑问,与中美教材相比有什么不同。我的感觉是,虽然语言不同,章节内容的安排基本保持一致。进行习题训练时,我更倾向于日本教材的课后题和演习书。也可以参考一些中英文教材,帮助更好地理解难点。
7. 反思与感悟 在整个备考和申请过程中,我非常感恩那些给予我支持与帮助的人。与朋友间的相互鼓励,各种学习资源和平台都让我这条留学之路走得更加顺利。尽管没有选择报读研究生或辅导班,但我相信只要下定决心,个人的努力是最根本的。诚然,辅导班也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最终的成绩依然需要依赖自己的勤奋与坚持。
8. 平和心态迎接未来 最后,给即将踏上留学旅程的学弟学妹们提个醒。虽然面对诸多挑战,尤其是关于真题的资源不对称,但保持平和的心态至关重要。过去问只是参考,了解考试的重点和形式更为重要。大家应尽量抓住中奖的宝贵机会,朝着自己的目标坚定前进。希望你们的留学之路尽可能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