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弟学妹一想到日本留学,第一反应就是学费负担少,环境安全生活方便。可是,你有没有想过,除了学费,还有哪些悄悄花掉钱的地方?别以为交了学费就没别的了,我一个同学就是因为不知道这些“隐藏账单”,结果预算超支得厉害。来,跟学长聊聊日本留学真正需要留意的那些“隐形开支”,帮你提前打好算盘。
1. 租房头金坑别大意
初到日本租房,你会发现“头金”这一块跟国内完全不一样。这不是简单的押金,礼金、押金、保证会社手续费、火灾保险费、钥匙更换和清扫费加起来,光第一笔房租6万日元的公寓,头金就能甩到21万日元左右,差不多人民币一万块!礼金是给房东的感谢费,退房可别指望拿回;押金看似可退但扣除清扫费后也不划算;再加上保证人手续费和保险费,都得一笔笔算进去。
学长建议,尽量先抢学校宿舍或者合租的Share House,头金能砍一半以上。网上平台如“SUUMO”、“SUMMIT”直接找房,能省不少中介费。对了,租房范围别太远,定个15分钟内的“升学徒步圈”,省交通费又省心。
2. 国民健康保险真不能省
说到医疗保险,这是日本法律强制要求的。只要你签证是3个月以上,入境后14天内没去市役所办理国民健康保险,那情况就复杂了。年费大概2万日元,留学生还有减免政策,实际月均1000-2000日元左右。看似钱不多,但看病时七成还给你,没保险就得全额自付。你想象阑尾炎突发,手术费70万日元,没保险得自己掏出20多万,闹出这样的事情忙得你都没力气念书了。
记得第一件事情就是带上在留卡去市役所登记,别怕麻烦,申请减免也有门道。出现医疗账单别忘了通过学校国际课申请报销,省不少。
3. 教材别盲目买新书
日本的教科书价格不低,有些专门的专业书动辄1万日元以上。举个例子,武藏野美术大学《デザインの解剖》新书要9800日元,可在亚马逊二手店同样书才3300日元,差价够你半个月饭钱了。学长当年也踩过坑,买全新教科书,后来才知道学校图书馆好多书能借,二手网站和实体二手书店是宝地。
买书别急,先问问教授推荐书单,看看是否真的必买,或者能借到。有时候教材并非必需品,节省下来都可以买点生活用品补贴。
4. 报名费考试费真不少
想进日本大学,考试费也是块不小的开销。EJU留考一科就要上千人民币,两科算下来花费很可观。日语能力考试日常要考两次以上也很普遍,单次费用550元左右。大学报名费逢考必缴,公立大学每校差不多17000日元,私立学校的话就更高。艺术类院校材料审核费加起来更明显。
建议学弟学妹先定好3所心仪大学,尽可能选择参加“共通考试”的院校,别到处乱报,重复花钱。时间规划好,把考试成绩用好,避免过期重复考试浪费钱。
5. 通勤交通成本别忽视
日本交通固然方便,但电车月票、短途新干线票价不便宜,东京区内学生月票大要1.3万日元。骑自行车也有成本,车站附近停车场日租200-500日元,算下来年头也不少。短途新干线几百人民币,巴士单次也得几十元。
走路上学15分钟内是最佳方案,既健康又省钱。如果需要通勤,别忘了问打工单位有没有“通勤补贴”,有些企业能报销一半路费,能省不少。还可以试试积分兑换软件,比如Rpoint或者Dpoint,换个交通券也挺划算。
6. 消费税与入学金双重压力
消费税10%,生活用品、教材、甚至语言学校学费都必须按10%缴纳,有些语言学校有“学校法人”资格,能免税,别错过。入学金又是一道关卡,国立大学28万日元左右,私立名校甚至120万日元,这钱交了可不退,属于沉没成本。
经验是,选择正规有法人资格的语言学校,少报无把握的学校,避免入学金钱财压力。
7. 垃圾搬家通信费,别小看这些杂账
大城市垃圾分类蛮复杂的,必须买指定垃圾袋,京都地区大件垃圾处理费用甚至能到15-20万日元。搬家费也挺贵,东京市区内一次搬大概3-5万日元,少搬多住稳定省钱。通讯方面,可以和室友或者朋友合办家庭套餐,减少月度电话网络成本。
千万别以为只有学费和租房才花钱,这些小杂费累积起来也是留学预算的重要一环。
留学学长建议,做预算的时候别只盯着学费,租房合同上的小字条款、入学手续里提的保险、报名考试费这些都得提前列出来。开个专门的账户来管留学花销,有意识地留下一部分应急金,至少10%-15%备用。有时候生活中一个不起眼的支出,可能决定你能不能顺利撑过去。
如果留学路上感到迷茫,遇到不懂的地方,别害怕多问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