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本留学,生病了去哪儿?语言不通、流程搞不懂,真有人因为“看病”变成了小“土豪”,抠门的学弟学妹们千万别被坑了。其实,只要了解国民健康保险和医院的基本套路,就能省不少钱,避免医疗费高得让人崩溃。学长我给大家捋一捋,咱们从头开始,说说日本看病的实战攻略。
1. 国民健康保险是你的“安全带”
在日本,只要你是持留学签证住满3个月以上的外国人,就必须参加国民健康保险(简称国保),这不是选项,是法定义务。学长认识的小林在东京,每个月交个两三千日元左右,合人民币一两百块钱,全年下来差不多两万多日元,跟生活费比起来,这点保障绝对值得。
有了国保,门诊、住院、基础牙科治疗等医疗费用,官方帮你出差不多70%,你自己只掏30%。举个例子,如果看一次病花1万日元,自己基本只需要付3000日元。住院如果是十万日元,你出3万。不能忽略的是整形美容、健康体检这些需要自己买商业保险,别误会国保能全包哦。
值得一提是,国保甚至可以帮你报销海外突发的医疗费用,回日本后拿证据申报。没参保的紧急救治还能申请“紧急救治制度”,最高返还80%的费用,虽然听着挺复杂,但总比不管强。
2. 急诊怎么办?别慌着乱跑
遇到紧急状况先别犹豫!比如心脏病发作、重大外伤,打119,救护车马上来,不要怕突然来的医疗费,事后凭保险证和相关材料能报销一部分。但如果是持续高烧、呼吸困难之类,先奔急诊科综合医院,东京的东京都立中央医院就是个靠谱选择,记得带好保险证、护照和现金,资料缺了医院可能耽误你看病。
类似刮破皮、肚子疼这种轻微状况,先去附近小诊所,医生当面评估病情后,如果需要他们会给你开“介绍状”,也就是转诊信帮你预约大医院。东京的医院门庭若市,没介绍状很多大医院根本不收你初诊。
想要省钱,公立医院走起,费用低但等得久,适合不那么急的。私立医院方便但贵,而且自付比例相对更高。日语不太行的学弟学妹,下载个语音翻译APP或者准备病症关键词卡,沟通才能顺畅,别让误解多花钱。
3. 药局不是单纯买药的地方
在日本没药直接从医生那拿是绝少数,实行“医药分开”制度,就是医生开完处方跳出诊所,你得去附近的药局拿药。药局不仅把药给你,还有义务问你有没有过敏,用药史这个非常重要,防止你用错药。
药盒上都会贴标签,写明怎么吃,啥时候吃,注意啥。慢性病药比如高血压药、有国保的,服药费自付比例会降到20%。别忘了,选药局可有讲究,学长推荐东京的Sugi药局。竞争激烈,价格优惠,常有会员日,全品8%折扣,只要下载会员APP。而且消费还能积攒积分,兑换各种健康小礼物。
另外,松本清药妆店等也给处方药折扣,只要拿出医生处方就能享受,挺划算的。慢性病患者还有个“特定疾病医疗费助成制度”,长期用药的话,自付比例还能更低。
4. 三个常见的“雷区”记得绕开
先说没参保就看病的痛苦。一旦生病没国保,医院会让你先全额垫付,尤其手术那可不是小数目。拿急性阑尾炎手术说事,没保险可能得花30万日元,而有国保只用9万日元,差得老远。
再者,日本大医院对初诊讲规矩:必须有诊所开的介绍状,没有的话,你不但可能被拒绝,还可能多付一笔“初诊费”。千万别想省这笔钱,没用。
还有一点想提,太依赖药物治疗,不光没必需还花冤枉钱。学长认识几个同学,经常感冒跑医院,反而越看越依赖。身体健康还是要靠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多增强免疫力才是治本。
5. 一个留学生的实操示范
小林是东京留学生,一天因为高烧39度加剧咳嗽苦不堪言。幸好他早就在校办注册了国民健康保险,月缴2500日元左右。遇事冷静,他先用谷歌地图找了附近评价好的内科诊所,带上了保险证、护照和现金。
到了诊所,先填了中文版的初诊表,医生检查后说是流感,开了处方。小林拿着处方去附近Sugi药局拿药,药师详细解释用法。费用上,门诊花了一万日元,实际只付三千,药费两千,他只出六百,花了合计3600日元就解决问题。
按着医嘱好好吃药,三天后就恢复了。要是没参保,恐怕这波烧钱没那么轻松解决。
说到底,国民健康保险是留学生的“隐形护盾”,多花点心思去了解和利用,省心又省钱。学弟学妹们别被“天价医疗费”吓住了,保持理性,多问多学,留学这条路才能走得更稳更放心。遇到困惑时别忘了,学长和[蔚蓝留学]一直都在这儿,随时帮你支招。



